毛泽东与黄炎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期间,
周恩来与毛泽东在西柏坡对战局做决策。
未雨绸缪,思索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
“赶考”是毛泽东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其情怀由来已久。
1944年3月,史学家郭沫若发表了著名的《甲申三百年祭》,揭示了朱明王朝必然灭亡和李自成起义军兴起的根本原因,毛泽东深刻重视,并告诫全党:“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在窑洞里与毛泽东就“历史周期律”进行了对话。当黄炎培问道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代王朝这个“历史周期律”的时候。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948年12月31日晚,《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电波瞬间传遍全国各地,这也预示着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但当革命的胜利一步步临近的时候,毛泽东的忧思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日渐加重。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西柏坡纪念馆中的“两个务必”纪念壁
发出“两个务必”的告诫
1949年3月5日至3月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在报告中预见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重大问题。他说:“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提出问题的同时,毛泽东也给出了解决之策。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宣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会上,在毛泽东的倡导下,还围绕不当李自成、拒腐防变这个主题,提出了党内的六条规定,即“一是不做寿,二是不送礼,三是少敬酒,四是少拍掌,五是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是不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后来中共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与此一脉相承。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旧址
当时党中央从西柏坡进驻北京的路线图
坚决不当李自成,一定“考个好成绩 ”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
23日饭后,毛泽东走出门口,周恩来迎上去问:“没有休息好吧?应该多休息一会儿才好,长途行军坐车也是很累的。”
毛泽东兴奋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
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该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满怀信心地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做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当日临近中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分乘11辆小汽车、10辆大卡车离开西柏坡,一路北上。
人民群众欢迎党中央进京车队的油画
夜宿淑闾村
离开西柏坡,一路行经灵寿、行唐、曲阳,毛泽东一行来到唐县。
位于距离唐县城北约4公里的淑闾村,成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京途中的第一个留宿地。
1949年3月23日傍晚,毛泽东住在了淑闾村李登魁烈士家。一晚上,毛泽东几乎没有睡觉,前半夜同村干部座谈;后半夜伏在用门板支起的床上,点着一盏油灯,工作到天亮。
据李登魁儿媳葛贵多老人回忆,当时她年仅25岁,听说有人住在自己家,还好奇地从门缝里看到了毛主席。“当时还不知道我家住的是毛主席,是毛主席走后才听人说的。”
24日中午时分,毛泽东一行抵达保定。当时围观的群众很多,基于安全考虑,有警务人员提出需不需要“净街”。毛泽东对这一套封建、国民党军阀的做法很不赞成,“净街?净街干什们!看一看死不了人嘛”。在汽车里,毛泽东还不断地向群众招手致意。
涿州市三义小学院内的“党中央和毛主席进京驻涿纪念馆”
涿县上演党的“执政第一课”
1949年3月24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赶考”车队到达涿县(今涿州市)。
进城后,毛泽东发现涿县商户关门、市场冷冷清清,还听到了“市场没回城,买卖难兴隆”的说法。于是,他找来当时涿县县委书记王成俊询问情况。
王成俊解释说,为了城防,原国民党驻军把所有的商户都赶到城外去了,不让人们进城来。解放后接管工作头绪较多,一时没顾上把市场迁回来。
毛泽东当即说,工作千头万绪,先要从群众最需要的抓起,应该学会掌握城市工作的规律,马上把市场迁回来。于是,“市场回城”成了涿县县委学到的“执政第一课”。
1949年3月28日,《胶东日报》关于中共中央抵达北平的报道。
毛泽东和柳亚子
毛泽东双清活动陈列室
石家庄红色道路教育科技中心官方网站_弘扬西柏坡红色精神_党性教育培训_传承西柏坡红色文化_白洋淀干部培训_西柏坡干部培训_党员干部培训_files/20180502132050_646.gif" alt=""/>
穿补丁衣服会见民主人士
1949年3月25日凌晨,毛泽东一行由涿州改乘火车向北平进发。考虑到当时北平社会情况复杂,中共中央在北平的驻地选在香山,作为过渡。在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会见了柳亚子、张澜、李济深、黄炎培等民主人士。每次会见老先生的时候,他都要到门口去迎候。
有一次,毛泽东在会见张澜的时候,让卫士李银桥给他找一件好点,干净点的衣服。于是,李银桥找遍了衣柜,也没找到一件合适的,不带补丁的衣服。李银桥无奈的对毛泽东说:“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一件好衣服都没有。”毛泽东当时就说:“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的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张澜是个贤达人士,他不会怪罪的,只要整齐干净就好。”这样毛泽东就穿着带着补丁的衣服会见了张澜。
从3月25日开始,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白天请教民主人士,晚上伏案决策战役和思考建国体制,日理万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结束语
无论是在全国解放初期,还是在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赶考”一词始终贯通于党的执政过程,虽然它在每个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但是,“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却没有变。如此,我们才可以不断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
上一篇:河北西柏坡:红色教育沁人心
下一篇:论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及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