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中,三维信息对于我们的感知和理解这个世界至关重要。从二维显示中获得深度信息可以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获取和处理实时三维路况信息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医生在手术场景中获取三维信息可以更精确地识别和处理病灶位置……获取、恢复和重建三维信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在工业、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两视图几何是三维重建的基础。在两幅相关图片中找到对应于同一三维点的二维特征点,即建立匹配关系,可以计算出位姿变换和三维点坐标,这是许多三维重建任务的基础步骤,比如运动恢复结
查看详情4月27日下午,由教务处、人事处职工发展中心主办,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清华大学本科教学管理队伍综合能力进阶研修班”结业式在文北楼207教室举行。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欧阳证作主题报告。欧阳证作主题报告欧阳证介绍了《清华大学2030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并为大家解读了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梳理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关系,分析了进一步完善教学组织模式和教育评价体系的现实需求。欧阳证期待老师们带着“思辨”和“内省”的状态积极参与第26次教育工作
查看详情近日,世界著名眼科专家、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黄天荫加盟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眼科出诊,同时指导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黄天荫黄天荫出诊黄天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主任医师,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并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公共卫生硕士和博士学位。擅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各类黄斑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各种常见及罕见眼底病的诊治。擅长眼底激光治疗、玻璃体腔注药等各类眼底内科治疗。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眼科中心(亚洲最大的三级眼科医院之一)医学主任兼高级顾问
查看详情为表彰立足本职、在护理领域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工作者,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先进典型,北京护理学会特举办“首都杰出护理工作者”评选活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沈犁荣获2022年“首都杰出护理工作者”称号。沈犁近照自1997年起,沈犁便致力于探索糖尿病专科护理及糖尿病教育与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实践。她借鉴先进经验,创新糖尿病护理标准化工作流程,参与糖尿病专科护士、教育者培养,参与糖尿病管理单位认证及各类指南修订,持续推动糖尿病专科护理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走向规范化。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护理部合照(摄于
查看详情5月8日下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计划(“林枫计划”)第十期专题讲座于线上顺利举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明凡教授为“林枫计划”第十期学员作了题为“毛泽东的历史功绩”的专题报告。陈明作专题报告陈明凡以历史脉络为主干,梳理了从建国前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援越以及冷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指出毛泽东在“如何改变中国命运”以及“如何改变世界格局”两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陈明凡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决战,毛泽东在不同的历史关头相继回答和解决了“交不交枪”“敢不敢
查看详情5月6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与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功能型党支部成员开展座谈交流。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一同参加本次座谈交流会。翁铁慧讲话交流会上,翁铁慧肯定了清华大学近年来在构建“大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及基层党建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对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历史与创新实践表示赞许,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期望。翁铁慧指出,高校必须承担好发展青年党员、培养优秀党员、建设党员队伍的使命,抓好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高
查看详情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重症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说明糖尿病患者体内可能存在某些因素影响了其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团队与合作者筛选出一种结构与葡萄糖相似的人体小分子代谢物1,5-脱水山梨醇(1,5-Anhydro-D-glucitol,1,5-AG),可以显著抑制新冠病毒感染,在人体中1,5-AG与血糖浓度严格负相关。糖尿病患者体内1,5-AG显著缺乏,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易出现重症及死亡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显示,向糖尿病小鼠体内补充1,5-AG可有效阻
查看详情5月7日下午,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2022年第二次全体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校长、教学委员会主任王希勤主持会议,副校长、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杨斌、彭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郑泉水、甘阳等26位委员出席会议。王希勤指出,当前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要立足两个大局,瞄着学校中长期规划确立的目标,结合“十四五”规划和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总结经验、加深思考,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所处学术界、产业界、教育界的时代特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要制定时间表,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完善方案,确保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并保质保量完成。会议听取了
查看详情5月7日,中国化学会发布了《关于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授奖决定》,共有12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荣获“202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超和环境学院副研究员张弓两位学者获奖。李超授奖理由:开发新的合成方法,实现复杂天然产物的简洁全合成。李超,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致力于“新的化学合成策略”和“新的化学转化方法”的研究,并基于此来实现复杂天然产物的简洁全合成和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的合成与改造。
查看详情近期,清华大学药学院钱锋教授课题组在系列研究中揭示了单抗聚集动力学过程、溶液稳定性机制,并探索了单抗混悬液作为高浓度制剂开发的可能性。单抗(Monoclonal Antibody,mAb)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类生物大分子药物,具有靶向性强、副作用小等优势。由于单抗的高剂量和皮下及局部(例如玻璃体内)注射小体积需求,其制剂常常是高浓度胶体溶液,使得单抗分子在其中的相互作用变得更为复杂,对单抗的结构和胶体稳定性都可带来负面影响,并加速不可逆的单抗聚集。单抗聚集不仅会降低药效,损害产品表观质量,其更大隐患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