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学校2020春季开学总体要求,学校规定,从2020年4月13日起至开学日,在坚持线上办公的同时,各部门、单位恢复值班人员到岗值班值守制度。4月13日,是全校各单位各部门到岗值班的第一天,春色满园的珞珈山,因为各部门各学院的忙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警惕性不降低,防控要求不降低,工作质量不降低”,是各部门和各学院对每个值班人员的要求。第一天的工作紧凑而有序,各司其职,守土尽责,办公楼里安静、干净、整洁、通畅。“有点兴奋,有点紧张。”“一天下来,往返4趟,扫码16次,测温16次,没有人嫌麻烦,
查看详情“今天蒋老师已经记得我的名字了,中午说给她煮碗面她也没拒绝。”图书馆党员突击队队员何静开心地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让关注着蒋老师的同事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年过七旬的蒋老师为图书馆退休职工,独自居住在信息学部家属区,家中大姐远在美国,另一个妹妹也在北京。老人平时深居简出,只有一位徐姓友人偶尔照应着。疫情以来,蒋老师一直是图书馆重点关注和帮扶的老同志,突击队员廖祥春曾上门去探望慰问,何静更是接下了对口帮扶蒋老师的重任,每日询问她的身体、生活情况等。4月8日上午,何静像往常一样隔着门问候蒋老师。交谈中感觉老人的
查看详情4月13日,国际期刊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发表了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朱玉贤院士团队在棉花基因组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性成果。该研究成果提供了棉花基因组和遗传资源,以便于遗传进化、比较基因组分析和分子改良育种。同时还解决了困扰已久的棉花A基因组进化起源问题,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加快棉花遗传育种改良进程。该研究论文题为“Genome sequence of Gossypium herbaceum and genome updates of Gossypium arbore
查看详情近期,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耿江辉教授、张提升副教授课题组破坏性大地震新型观测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他们针对现有强地震观测手段无法完整、准确地捕捉剧烈地表形变的痼疾,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了深度融合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六自由度GNSS地震仪”原理、方法和仪器原型,攻克了强烈地震时严重损害位移观测精度的幅度和相位畸变难题,为破坏性大地震抵近观测并最终服务于地震预警提供了更为可靠可信的观测手段。成果分别于2019、2020年初连续发表在国际地球科学权威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
查看详情4月11日,“历史大场景下的疫情传播:问题与方法”云端对话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高校的研究者们在虚拟会议室“共聚一堂”,学者们从新闻史、群体传播、移动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病毒传播学、文化研究、政治沟通、健康传播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长达四个半小时的交流。据悉,这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举办的首次聚焦疫情传播的研讨活动。武汉大学单波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改变历史,它使我们重新面对人与病毒的关系史,把我们带入生命进化史的场景
查看详情依法战“疫”,助推法治建设。4月9日下午,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武汉大学基地邀请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徐亚文,为学员在线讲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应对”。徐亚文条理清晰、层层梳理,首先介绍了突发事件的概念特征及分类,随后阐述了我国应急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即以《宪法》为依据,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以相关单项法律法规(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基础的,各位阶、领域、地方的专门法律规范和应急预案以及工作机制。2007年,国家吸取“非典”教训,颁布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逐步建立起
查看详情4月11日,来自全世界22家媒体的38位记者走进武汉雷神山医院和武汉大学,与专家学者、武大师生代表等面对面,了解新冠肺炎医治情况、疫情防控和相关科研工作。记者们首站来到由中南医院整体接管的雷神山医院,参加这里举行的外媒新闻发布会。武汉大学副校长吴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党委书记张元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雷神山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行环等出席发布会。张元珍向外媒记者介绍了中南医院的“1+3”收治模式以及医护人员在这次战“疫”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中南医院副院长赵剡与外媒记者分享了国内外抗疫相关的临床经验。中南医院
查看详情“心理专家们的工作好比修堤工,我们也是在挽救生命!”图片由刘忠纯本人提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特别的战士,他们的对手除了病毒,还有人们心里无形的创伤和危机,这些人被称作“心理专家”。刘忠纯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也是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主导参与了疫情期间的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机干预。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进入“下半场”,心理防疫将成为重中之重,刘忠纯和他的队伍将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回顾疫情扩散、武汉封城之际,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曾
查看详情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学潮即将来临,怎样才能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4月6日上午,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培训中心邀请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教授谭晓东,以《后疫情时期的健康生活与工作指南》为题举办线上讲座,详细解答后疫情时期社会公众应该怎么做。谭晓东教授是武汉大学十佳教师、中国健康促进公益大使获得者、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法国Nancy大学环境与公共健康系教授、比利时Ghent大学公共卫生系研究员。他从一名健康专家的视角,客观分析了当前的疫情形势,提醒大家要防范第二波疫
查看详情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近日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药学院王连荣教授课题组在细菌DNA磷硫酰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一套全新的磷硫酰化限制-修饰系统---DNA单链磷硫酰化修饰Ssp系统,并解析了感应基因组修饰抗噬菌体系统的分子机制。论文题为“SspABCD-SspE is a phosphorothioation-sensing bacterial defense system with broad antiphage activities”(《S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