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国人民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财政金融学院举办第三届金融国际论坛

发布时间:2021-07-14 10:43:43    浏览次数:291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官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7月6-7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了第三届金融国际高端论坛,讨论“经济复苏背景下的金融市场与政策”。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Olivier Coibion、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Stefano Giglio、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James Nason、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教授Athanasios Orphanides等来自国内外高校的八位顶尖学者与财政金融学院师生共同探讨了当今宏观经济背景下,货币金融领域多方面的前沿问题。

7月6日晚,论坛正式开始。美国东北大学教授马俊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成思致辞。张成思介绍了财政金融学院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学科优势等,并代表学院对参加论坛的中外学者表示欢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成功。

本次会议共有8位中外学者进行学术论文报告。7月6日,Olivier Coibion、Athanasios Orphanides、财政金融学院教师苗萌和王晨曦分别进行学术论文报告,并互相点评。Olivier Coibion分享了题为“The Effect of Macroeconomic Uncertainty on Household Spending”(“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的论文。通过对欧洲家庭的一项新调查,文章研究了家庭所感知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外生变化如何影响他们的支出决策。研究发现更高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促使家庭在随后几个月减少对非耐用品和服务消费的支出,并减少购买大件商品,如度假套餐或奢侈品。此外,不确定性降低了家庭投资共同基金的倾向。这些研究结果证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会影响家庭决策并对经济产出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苗萌分享了题为“Hidden Non-Performing Loans in China”(“中国隐藏的不良贷款”)的论文。文章使用有关中国不良贷款交易的专有数据研究不良贷款(NPL)的处置。研究发现在更严格的金融监管推动下,这些交易与银行向监管机构隐瞒的不良资产是一致的,原因包括:交易价格不能补偿信用风险、银行为不良贷款交易提供资金并继续负责收债、超过 70% 的不良贷款包以高价转售给银行借款人。因此尽管不良贷款已从其资产负债表中删除,但银行仍然部分暴露于不良贷款中。研究结果强调了处置过程中的监测对于有效处理不良贷款的重要性。

Athanasios Orphanides分享了题为“Fiscal-Monetary Policy Interactions in a Low Interest Rate World”(“财政和货币政策在低利率世界中相互作用”)的论文。文章考察了在低自然利率的实际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通过构建短期和长期利率、央行量化宽松(QE)、财政政策和公共债务积累等因素的小规模半结构化模型,文章模拟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互动,以评估低实际利率对传统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与公共债务稳定的有效性以及财政政策和负利率政策的作用。

王晨曦分享了题为“Asset Bubbles and Financial Friction”(“资产泡沫与金融摩擦”)的论文。文章探讨了在一个无限期模型中金融摩擦对资产泡沫的影响,在这个模型中,理性的资产泡沫作为价值储存和抵押品。金融摩擦从利差和存贷比两个方面表征,它们以不同方式影响泡沫的存在、稳态大小和动态。金融摩擦的影响取决于资产泡沫在经济中的作用。当资产泡沫只起到价值储存(抵押品)的作用时,较小的金融摩擦不仅会在稳定状态下产生较小(较大)的泡沫,还会抑制(放大)泡沫破灭后的波动,改善(破坏)经济的稳定性。当这两个角色都涉及时,金融摩擦的影响取决于这两个角色的相对重要性。当金融摩擦处于中等水平时,泡沫规模往往最大。

7月7日晚,Stefano Giglio、James Nason、财政金融学院教师刘泽豪和芦东分别进行学术论文报告并互相点评。Stefano Giglio分享了题为“Cross-sectional Uncertainty and the Business Cycle: Evidence from 40 Years of Options Data”(“横截面不确定性和商业周期:来自 40 年期权数据的证据”)的论文。文章提出了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横截面不确定性度量,该度量由单个公司的股票期权构成。横截面不确定性在 1980 年至 1995 年间变化不大,随后在科技繁荣、金融危机和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出现了三个明显的峰值。横截面不确定性与整体经济活动之间存在混合关系,而总体不确定性在预测总体增长方面的作用要大得多。数据和矩可用于校准和测试不确定性冲击影响的结构模型。在国际数据中,研究发现了类似的动态和横截面不确定性的强大共同因素。

刘泽豪分享了题为“Regulatory Arbitrage and the Rise of Non-Financial Firms’ Shadow Banking Activities”(“监管套利与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活动的兴起”)的论文。除了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也可以通过向其他企业提供贷款来充当影子银行系统中的贷方。文章利用中国“八项规定”带来的冲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避对其资产负债表活动监管的动机是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活动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管理者对“八项规定”的应对是发放更多的委托贷款,这是中国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允许管理者从借款人那里获得私人利益。研究还发现,福利消费较高的国有企业委托贷款规模增长较大,进一步证实了结论。

James Nason分享了题为“UK Inflation Forecasts since the Thirteenth Century”(“13 世纪以来英国的通货膨胀预测”)的论文。文章研究了 1251 年以来的零售价格通胀,并对其预测进行了建模。该模型是一个 AR(n),但允许逐渐演变或漂移参数和随机波动率。长期预测只表明了一个通胀浪潮,即 20 世纪的通胀浪潮。文章还使用该模型来衡量样本开始时的通货膨胀可预测性和价格水平的不稳定性,并提供自1695 年以来的实际利率的衡量标准。

芦东分享了题为“Search Frictions in Over-the-Counter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Theory and Evidence”(“场外交易市场中的搜索摩擦:理论和证据”)的论文。场外交易 (OTC) 市场主导着许多资产类别的交易,包括外汇 (FX)。文章探讨了交易过程中的搜索摩擦对场外外汇市场效率的影响,利用覆盖中国银行间外汇现货交易市场的数据集,首先记录了日内交易和加各种明显存在搜索摩擦的几个经验模式。该文构建了一个具有异质投资者的动态搜索模型,该模型再现了数据中观察到的主要模式,随后对模型进行了校正,并量化了搜索摩擦对流动性、价格波动性和福利的影响。

第三届金融国际论坛探讨了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政策的前沿问题,旨在对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财政金融学院连续举办第三届金融国际论坛,在国际顶尖学者与国内学者之间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增进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和财政金融学院的关注,推动了学院教师学术成果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也提高了财政金融学院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能见度,推动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的产出。论坛的举办为提升学院科研水平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学院整体的国际化水平,更好地促进“双一流”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