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7月12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汉语桥”线上夏令营——“大国工匠-传统手工艺”举行开营仪式。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赞比亚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桑德·格兰德博士,赞比亚“一带一路”科技学院院长刘钊先生,北京语言大学国际教育管理处副处长戴媛媛副教授,以及本次夏令营的全体教师和来自赞比亚大学的学员共同在线参加了本次开营仪式。
此次夏令营主要面向赞比亚大学学生开展,立足推动中赞两国在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文明成果交流共享的愿景,借助“互联网+传统手工艺”,创新文化发展、文明互鉴的方式、载体和渠道,深入挖掘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特色元素,以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助力两国青年在多彩文明中追求新知、建立友谊、互相帮助、彼此进步。
此次夏令营在筹备期间,受到了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的大力支持,共有130余名赞比亚大学学生报名。桑德院长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北京语言大学组织这次活动的衷心感谢。他表示因为疫情原因学生们不能亲自到中国,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大家学习中文的热情,线上夏令营的组织为赞比亚大学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汉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他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程,与中国大学生交流。最后他期待以后能够与北语开展更多的合作项目,并预祝此次线上夏令营圆满成功。
戴媛媛副处长在致辞中提到夏令营策划团队和全体教师团队共同精心准备了线上夏令营课程以及交流活动,为海外的学员们搭建一个既可以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又可以与中国大学生交流的平台,希望借以中国传统手工艺为纽带,让赞比亚学员感受中国灿烂的华夏文明,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开营式后,学员们将开始为期九天的线上夏令营。课程将围绕“云游胡同-探寻老北京的手工艺绝活儿”“风筝”“皮影”“面塑”四个文化主题,邀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氏风筝”传承人王赤峰老师、“面人郎”传承人郎志春老师、以及泰山皮影传承团队录制课程,展示了其丰富的传承历史、文化,以及精彩的现场演示。同时为学员提供主题相关的汉语课程、线上手工艺制作、大学生语伴交流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中文教学和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