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李名旺驾驶农机在田里作业
眼下正值夏耕时节,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龙洋村,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名旺正带着社员,驾驶一台插秧机在田间劳作。
“现在是我们最忙的时候。”稻田里,李名旺一边介绍一边熟练驾驶着插秧机,“目前我们周边乡镇预订的秧苗量有800亩左右。”
发展现代化农业,少不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李名旺便是其中一位。如今,他带领社员,将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一家集农机服务、水稻种植、生产加工与销售、农资综合服务、技术培训为一体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从农民工到农机手
46岁的李名旺是洋中镇龙洋村人。2007年,李名旺和朋友到洋中镇后楼村游玩,正巧遇上收割机在田间作业,觉得十分新奇。望着田里的收割机,李名旺动了心思:这个机械要是能在家乡推广就好了。
随后,李名旺试着将后楼村的收割机请到自家服务,效果很不错,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2008年9月,在龙洋村村支书的牵头下,李名旺和几个朋友共同投资16.8万元,购买了第一台收割机。
收割机到了,但没人会开。凭借自己之前多年开拖拉机、龙马车等大型车的经验,李名旺大胆尝试,几圈下来便掌握了要领。之后,李名旺注册成立了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担任合作社理事长。
新型农机服务农民
合作社成立之初,村民们对收割机虽然好奇,但认可度并不高,大多处于观望状态。为了推广新型农机,他从身边的亲戚入手,在为他们服务的同时,邀请周边的村民一同现场观看,让大家意识到农机服务的优势。
第二年,周边的村子都找上门来,龙洋农机合作社的订单越来越多,李名旺也尝到了农机服务带来的甜头。2010年,合作社再购置了一台收割机,开始跨区作业。
2014年初,听说尤溪县溪尾乡开始推行机械插秧,李名旺也想尝试一下。他和合作社成员到尤溪县农业局了解了机械插秧的相关技术后,买了6台手扶式插秧机,在自家的地里尝试机插。
到了收割期,机械插秧每亩的产量比传统手工插秧提高了50公斤。李名旺信心倍增。为了将水稻全程机械化项目推广出去,他发动周边的农户,免费为他们育秧、插秧,得到了周边各村广大农户的认可。
延伸产业链创新机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活力,李名旺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合作社的服务范围。2017年,他在合作社建立了烘干储存中心,并和尤溪县粮库合作,实现了稻谷代收、代烘、代售一条龙服务。
2018年,龙洋农机合作社已经实现了“一粒种子到一粒米”的生产流程,同时承担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建设水稻绿色生产基地,选取优良品种、实行绿色管控,统一机械化作业,达到绿色标准。
如今,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有成员26人,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88台套,日产30吨大米加工生产线一条,工厂化育秧中心、粮食仓储中心各一个,服务面积达3000多亩;同时也承担了尤溪县洋中镇、西滨镇2个镇8个村2000多亩制种田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的收购任务。去年,龙洋农机合作社总收入512万元,利润120万元。
“今年我打算发展水稻制种面积500亩,提高社员和当地种粮大户的经济收入。”李名旺说,同时还计划扩大烘干面积,并为插秧机等机具安装农用北斗系统,使作业更加精准、服务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