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7月20日至21日,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暑期务虚会暨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在随州举行。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教授、系主任、党支部书记等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次务虚会主要围绕“十四五”规划、学校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乡村振兴荆楚行等内容展开交流研讨和实地考察。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徐晓云作“十四五”规划工作专题报告。报告从“十三五”规划的执行情况、主要指标的对比分析、“十四五”期间指标规划及战略举措等方面展开,重点对标上一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及部分B类的共计16所高校,分析了学院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学科建设、学院治理等维度分析了“十四五”期间学院面临的主要形势。她提到,“十三五”期间,“食科一家人”精诚合作,敏行奋进,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她表示,“十四五”是学院奋力建设一流学科的关键时期,全体食科人要有“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进一步提升科研原始创新力,突出质量意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整体学科水平国内一流、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型学院。
副院长陈前江围绕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进行专题报告。他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机构、考核评价、考评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对学校二级单位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方案进行了解读,对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师资队伍建设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等相关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他提出,学院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全面对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每项工作任务要一一明确,列表抓好落实,营造人人肩上有指标,潜心教研出合力的良好氛围。
与会人员围绕十四五规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展开充分讨论。李斌教授谈到,随着未来食品领域的人才竞争、科技竞争、资源竞争的日趋激烈,学院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准确研判形势、明确目标任务,体现前瞻性和科学性;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文化建设、课程思政培育和博士后工作,为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提供新动力。
马美湖教授认为,“十四五”期间,学院要巩固原有优势,继续高质量推进社会服务工作和乡村振兴活动,引导全体教师把论文写在产业中,要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力量。潘思轶教授结合当前学院教师地盘偏小、标签下人才缺乏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好人才队伍梯队,为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一切有力支撑。郭爱玲教授建议,“十四五”规划的核心指标要列出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重点项目可以采用揭榜制,最大限度的激发老师们的潜能,促进标志性成果的产出。
学院党委书记杨铁贵表示,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是学院治理工作的良好传统。“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学院转型发展的重要窗口期,要进一步把发展机遇研判准,把困难挑战分析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人才队伍的外引与内培,推进学院文化建设和治理体系科学化,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深耕乡村振兴。他要求全院师生瞄准定位、抢抓机遇,落实重大战略,促进学科交叉,切实为学院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学院一行还前往随州市洛阳镇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共同追溯红色记忆,汲取信仰力量。在九口堰新四军第五师纪念园前的革命烈士纪念像下,党员们向革命烈士敬献了花篮,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
为实地论证“十四五”规划中社会服务内容,践行乡村振兴的“初心使命”,学院一行实地考查了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香菇系列产品的深加工项目的技术进行了技术对接。学院一行还前往随县三里岗,学习杨新美先生“踏遍青山为菇农”的伟大精神。李艳教授为杨新美教授雕像献花。她表示,作为一名年轻教授,通过杨新美教授的科研故事进一步理解了“教授”的内在含义:一方面要深入学生,传播知识,在校园里培养学生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要积极深入实地,传播技术,在产业中敢为人先,奉献自己,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