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西电2019暑期海外社会实践纪实(一)

发布时间:2019-08-22 15:54:43    浏览次数:607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2019MIT“机器学习+下一代电子系统”暑期交流项目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郝悦凯 王宇轩)7月26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暑期MIT项目的各位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全国各地赶往北京,憧憬着波士顿访学之旅。

参观MIT

7月28日,实践团队参观了麻省理工校园。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世界顶尖高校之一,拥有着一个美丽的校园。参天的古树掩映着古朴而优雅的建筑物,空气中溢满了草香,迎面吹来的是查尔斯和略带海水味道的凉风;如果没有提前告知,没有人会把这样一个天堂般静谧和谐的地方与迅速发展的科技联系在一起。能够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学习研究,得到精神的升华,真是妙不可言。



在MIT上课

在为期五天的24课时中,麻省理工学院EECS学部、微电子系统科技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电子研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Max Shulaker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成员为成员们介绍了半导体技术的历史与未来发展方向、前沿科技成果碳纳米管材料FET和集成电路设计与芯片制造过程。



他旨在通过新方法推动纳米系统以改善信息技术核心的计算,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具有多层传感器、存储器和逻辑电路的3D芯片中的密集集成。Shulaker教授讲课生动形象,微电子学院的同学们积极互动,受益匪浅。

亚马逊AWS机器人工坊

8月5日,在老师的代领下,访学成员来到了亚马逊公司,参加了基于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WS的机器人编程工坊活动。

公司负责人介绍了AWS,讲解了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之后队员们需要通过AWS云服务,对机器人进行编程,让机器人按照编程内容进行动作,在队友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之下,队员们完成了任务,收获颇多!



查尔斯河是流经波士顿的一条外流河,也是全美国最清澈的一条河。在查尔斯河上看波士顿,是真的非常漂亮,有现代的宏伟却又不失古典的美丽。落日余晖撒在河上,反射出如金子般的亮光。虽然是黄昏,但是查尔斯河上依然船来船往,从单人艇到五人艇,再到帆船,游轮,以及波士顿的特色橡皮鸭(一种水陆两用观光车),络绎不绝。

哈佛桥下,查尔斯河宁静流淌,碧蓝如洗的天空下,骤起稍显喧嚣的风,水波微漾,荡起时光涟漪。桥这边的MIT,那一片勃勃向上的生机,透过水面那“七零八落、怪模怪样”的建筑,乘着风扣入心窝,诉说夏日的清爽;而一桥之隔的back bay却透着旧时光的缱绻眷恋,丝丝缕缕钻进骨缝。密密麻麻遮天蔽日的常青藤,在犯着钻红色的墙上肆意铺开,延伸着爬上天空,在桥下藏着水边人家的石墙上舒张伸展,摇坠着深入土壤。沉浸在暖色的落日中,漫漫步入boston的最中央,路灯上一块块悬空的砖石记述着自由的足迹,公墓中埋葬着永恒的灵魂。

港岛行•访学经:外院学子香港访学记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辰 罗铮)为了开阔同学们的眼界,增加对香港社会文化和高等教育的认知,切身感受并体悟香港名校的校园文化,7月24日至31日,由西电外国语学院周正履、罗铮两位老师带队的25人暑期访学团,赶赴香港参加“香港大学SPACE学院人文与教育”访学实践活动。

探寻港校风尚,名校之韵绽放

首日,外国语学院访学团一行人来到了素有“亚洲常春藤”之称的香港大学。在香港大学志愿者的引领下,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一楼一世界”的港大校园,感受到了别样的校园文化。百年港大校园,矗立着以人名命名的新旧建筑群,黄克竞楼、庄月明楼、许爱周科学馆、厉树雄科学馆……这一个个名字串起一个个故事,一座座楼宇串连整个港大。访学团成员们真正体验到“楼由人而筑,人处楼而学”的校园魅力。



享受文化洗礼,积攒知识沉淀

7月25日至30日,访学成员们在香港大学研究生堂亲身体验了风格多样的授课形式。港大教授们以丰富的文献和数据为依托,让访学成员直观地感受到港大严谨治学的态度。知识的分享、观点的传递、思维的碰撞、团队的合作不断促使西电学子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学员通过与教授们的沟通交流,对香港近代经济和文化变迁、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科研评估与大学使命、戏剧与沟通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全面的认识。



感受香港校园,体验不同文化

访学期间,同学们还参观了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感受到了两所大学浓郁的科研氛围和别样的人文教育环境。香港科技大学傍海而立,港科大的纳米科技研究所、生物化学馆,让学生们印象深刻;香港中文大学依山而建,港中文的崇基、新亚、联合等九所书院,使学员们备受感染,校园内的“天人合一”景点更是让学员们流连忘返。7月27日,访学团来到位于九龙的“黑暗中对话”体验馆,突如其来的短暂“失明”,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最好的沟通者和倾听者。重见光明的那一刻,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内心的善意是体会美好世界的通道,通向了一个更包容更友爱的新世界。

香港大学SPACE学院的人文与教育之旅,带给西电学子的不仅是知识的盛宴,更是精神的洗礼。在小组合作中积极沟通,在学术研究中潜心思考,在时代的变迁中有所反思,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纯净,西电外院人始终秉持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心态,用脚步丈量世界,用语言沟通世界,用胸怀连接世界。



科学·青年·未来:创新改变世界 行往智慧彼岸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玉玲)2019年第十三届亚洲科学夏令营(ASC 2019)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该夏令营旨在促进科学精神在亚洲及全世界数百万青年中的传播,鼓励他们参与科学探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我们共同的未来。7月29日至8月2日,由来自全国各地的40名青年组成中国大陆代表团,赴广东汕头参加2019年ASC,两名西电青年与来自其他国家地区的青年交流科学、交流梦想,向各顶尖科学家大师求学求教。

初识彼此,互帮互助,欢声笑语

7月28日晚,来自各国的青年们首次相聚。小组成员轮流分享自己国家的国歌、特有的小物件儿、风俗,可谓一片欢声笑语。交流中队员们发现,我国古代的蹴鞠在缅甸也有着相似的身影,他们不禁感叹文化无国界!

各国群英齐聚一堂,聆听寄语深受鼓舞

7月29日上午,第十三届亚洲科学夏令营正式开幕。开幕式上,中国两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和屠呦呦教授通过视频、音频方式表达对营员们诚挚欢迎,送上热情洋溢的寄语。杨教授说到:“我相信参与第十三届亚洲科学夏令营将会给你们带来无限乐趣,并且使你们受益匪浅。你们将在这里见到来自亚洲各个地区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聆听世界一流科学家的精彩演讲。”正如杨教授所言,接下来的这几日,营员们的确受益匪浅!



师,可师,非常师

夏令营期间,共举办9场大师讲坛、6场平行论坛,提供了21次与科学大师一对一交流的机会!也许,与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沃夫奖得主、院士等学术界大咖面对面交流,对于很多人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梦。然而,在这一周内,聆听大师演讲、与大师面对面交流,才发现大师们平易近人、耐心倾听、为营员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加油打气!大师通过分享他们在研究中的成果、心得、热情,深深吸引着渴望知识的青年们、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文化盛宴,精彩绝伦

7月30日下午,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走进亚洲科学夏令营,剪纸、潮绣、嵌瓷、珠绣、木雕、盔头、内画、壁画等多项手工艺展现在营员们眼前。为深入了解本地的潮汕文化特色,7月31日,全体营员前往陈慈黉故居和百师园等地参观,实地参观和动手实践极大地扩展了营员们对潮汕文化的认识。8月2日晚的Culture Night上,来自28个国家及地区的250多名营员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在第十三届亚洲科学夏令营期间的满满收获和感动,引燃全场!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文化,在那一夜碰撞出最绚烂的火花!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暑期访学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牛明宇)为使新一代中国大学生开拓眼界,了解国外的知识与技术水平,7月14日至27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组织了为期两周的澳洲访学活动,同学们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澳大利亚的独特风土人情。

悉尼的初印象

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初到机场,就感受到南半球冬日的寒冷。悉尼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之一,确实干净整洁,给人舒服的感觉。同学们相继抵达寄宿家庭,在了解相应的生活、学习情况之后,大家开始准备明天的学习。



专业知识的交流与碰撞

新南威尔士大学位于悉尼新南威尔士区,是澳大利亚最著名8所高校之一,其电子学院的彭纲定教授为大家讲述两周的课程。课程主要有光学、通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课程,虽然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交流时间,但大家思维活跃,并与学过知识相联系、作比较、提出疑问,对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思想有了初步认识,对今后学习生活中的实践与运用将影响远大。

7月15日,来到悉尼的第二天,学习之余,同学们最梦寐以求的,当然是悉尼乃至澳大利亚最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在皇家公园隔海相望,漫步在园中小径,两侧是大片碧绿的草地,许多当地人在这里慢跑,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美景,真是闲适美好的生活。毗邻悉尼歌剧院的是悉尼海港大桥,宏伟壮观,海湾、歌剧院、大桥交相辉映。随后,大家来到达令港。观赏美景,品味美食,结束劳累但又快乐的一天。

取其精华,不断前行

两周的生活与学习,足以让我们看清一座城市的面貌。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拥有繁荣度经济、发达的技术,文明程度高,城市井井有条。新南威尔士大学是全球顶尖的大学,我们要努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在国内向着更远的方向发展。身为西电青年,要肩负不断学习发展的使命,无论置身国内国外,都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



百年复兴 青年责任:拓宽专业视野 体验海外课堂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白之逸)为了培养创新思维与创业眼光,培养国际视野与文化素养,了解世界顶尖技术与顶尖企业,7月14日至23日,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组织的“百年复兴,青年责任”海外研学实践队共19人赴东京开展“创新创业立本领,工程实践长才干”主题实践活动。

学习专业知识,了解前沿动态

活动中,实践队员陆续参加“人工智能概述”、“人虚拟现实”、“生物化学”等课程。队员了解到各行业前沿发展态势,深感于当今顶尖科技之神奇,震撼于这些技术的普及将带来的相关产业的革命性改变。在感慨万分之中,队友们也迸发出“敦品励学,重知笃行”的豪情壮志。



参访知名企业,了解社会需求

7月17日,实践队参访了松下公司。在参访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松下的百年发展史以及公司在日本奥运会举办前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从松下公司所展示出的各种概念中,队员们真切体悟到松下公司改变社会改变世界的宏伟理想,油然而生创新创业的激情。



探寻先辈足迹,异国缅怀往事

7月21日,队员们找到了昔日周恩来总理曾留学过的东亚高等预备学校遗址。时过境迁,先辈逝世,学校也徒留遗址,但抚摸纪念碑,队员仍能与总理当年身处异国他乡,在思乡与忧国思绪交杂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境相通。队员们恸怀祖国繁荣来之不易,勤学笃志、建功报国之情更盛三分。



体验异国文化,细品民族精神

从国立博物馆到东京晴空塔,再从浅草寺到明治神宫,以及东京花火大会,队员们不负出国一遭,缓解学习压力之时也从方方面面对日本以“集体本位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有进一步的了解。正视日本精神的可取之处,也使队员们能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整个社会实践活动告一段落,而整个活动对队员们从学业到精神全方位洗礼所带来的裨益缺将在后续的学习生活中反复体现。作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青年学子,我们应该以知识为武器,以自己所学的学科为根基,为自己,为国家,为人民,探索出一条适合的科技发展之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仍需脚踏实地,不懈努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