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同济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来函感谢同济大学为虎门大桥涡振处置作出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1-08-05 16:22:35    浏览次数:302    来源:同济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7月29日,我校收到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发来的感谢信,来信感谢土木工程学院葛耀君教授团队在虎门大桥涡振处置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希望同济大学继续大力关心支持虎门大桥运营管养工作,更好助力广东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5月5日,广东虎门大桥悬索桥桥面出现“涡振”现象,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校迅速响应,成立了以葛耀君、赵林、操金鑫、崔巍等人组成的抗风研究团队,5月6日即赴现场展开现场调研和实测工作;5月11日,团队完成临时抑流板气动控制措施实施;5月14日,检验了临时措施的控制效果,并形成永久措施科研预案; 5月15日,大桥恢复通车;6月初,结合风洞试验验证了可用于最终长期措施的气动优化方法。在大桥恢复通车后,团队仍毫不松懈地继续推进长期抑振措施抗风研究,保障大桥安全有序运行。虎门大桥管理方表示,同济大学在此次涡振处置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为形成可借鉴的我国大跨度悬索桥涡振现象处置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处置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桥梁和中国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葛耀君教授团队在虎门大桥现场开展工作

虎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悬索桥,是珠江口东西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上世纪90年代初,我校名誉校长、著名桥梁工程与力学专家李国豪院士曾力主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虎门大桥,开启了我国自主建设大跨度悬索桥的历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