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广州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广州医科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免疫研究所团队在果蝇抗病毒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发布时间:2021-08-11 10:31:27    浏览次数:802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我校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Jean-Luc Imler/蔡华团队与丹麦奥胡斯大学Rune Hartmann教授合作揭示了果蝇识别病毒感染的重要机制,在果蝇抗病毒领域取得突破,相关论文“Two cGAS-like receptors induce antiviral immunity in Drosophila”刊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团队利用果蝇遗传学筛选以及生物化学等手段,鉴定发现果蝇中存在两个cGAS类似的分子,并将其命名为cGLR1和cGLR2。有关实验表明,过表达cGLR1或cGLR2的果蝇更能抵抗病毒感染;cGLR1和cGLR2双敲除的果蝇,在RNA病毒DCV和DNA病毒KV感染的情况下,相比野生型死亡更快。

蔡华博士,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免疫所特聘教授Jean Luc Imler教授和丹麦奥胡斯大学Rune Hartmann教授为该文共同通讯作者。



同一天,Nature刊登了美国哈佛医学院Philip J. Kranzusch教授与Jean-Luc Imler/蔡华团队题为“cGAS-like receptors sense RNA and control 3′2′-cGAMP signaling in Drosophila”的另一项合作研究成果。该成果利用鉴定出果蝇中存在人cGAS类似受体cGLR1。研究表明,cGLR1不识别DNA,而是识别病毒RNA,并且可以产生3′2′-cGAMP,注射3′2′-cGAMP到果蝇,可以诱发比2′3′-cGAMP更强的抗病毒效果。

以上两篇文章完整揭示了果蝇中cGLR1/2-cGAMP-STING信号通路识别病毒感染及其机制,解决了昆虫如何识别病毒感染进而诱发诱导性广谱抗病毒机制的问题,对于昆虫传播病毒的防治(如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等)以及抗病毒免疫发生演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研究所、基础医学院为这两篇文章的共同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我校及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海外名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等资助。

   原文链接:

   1.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800-z

   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743-5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