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创造的教育”理念,切实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一年来,学校大力开展“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建设工作,努力打造具有东师特色的“金课”。近期,“东师新闻”栏目以访谈、侧记、撰文等形式,陆续对学校首批6个示范课堂进行展示,以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创造”的课堂 让体育教学真正“活”起来
授课教师:体育学院讲师 徐 凛
“老师!我不小心把‘脚脖子’崴了!”
“是怎么崴的?”
“就是这样侧着崴的,这里疼。”
“她是在内翻位崴的,会导致外侧韧带有损伤,现在,我利用冰袋对她的踝关节进行冷敷,并用绷带给患处加压……”
这是我校体育学院“创造的教育”示范课“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应急处理”课堂上的一幕。为了让学生们更直接地掌握软组织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主讲人徐凛老师邀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一位在运动中脚踝受伤的中学生和她的体育老师。只见这位“老师”询问了患情之后,一边包扎,一边为大家讲解他的处理方法。一开始,他的手法还略带生疏,随着徐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他的操作渐渐走上了正轨,达到了标准。这门课是体育学院专业主干课体育保健学的重要一环,也是我校6门首批“创造的教育”示范课之一。
“我们的学生今后大部分都是要做老师的,软组织损伤在体育运动中比较常见,学生在学习、训练以及未来作为体育老师的教学工作中都有可能遇到。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不仅对他们自身的运动保健有好处,也对未来关爱和服务自己的学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徐老师介绍道。置身这间教室,你会发现它更有点实验室和医务室的意味:课桌由宽大的实验台替代,实验台上摆放着有绘有经络和穴位的人体模型,玻璃柜子里配有各式各样的医疗器具,在教室一端还放有病床……在走上讲台之前,徐老师曾当过8年外科医生,而如今作为一名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让体育学院的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掌握?为此,徐老师对这门课进行了一番创造性的“设计”。
开课伊始,徐老师首先利用姚明、刘翔、博尔特等著名运动员的损伤案例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并进行讲解。随后,徐老师将话题从名人案例拉回到了体育学院同学们日常的训练学习中,向大家展示了一份大学生“小陈”在篮球比赛中受伤并自行处理的病例,让大家自由讨论“小陈”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学生们设身处地地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接受老师的点评,通过这一环节,教材上一条条生涩的定理和生活实例很好地融合起来了。学懂、弄通之后,徐老师又创设一个“中学生体育课脚踝损伤的急救”情景,让学生们角色扮演,应用当堂掌握的知识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老师的纠正和反复练习,大家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牢固了。课堂的形式“活”了起来,改变了以往“师授生受”的模式,学生更有兴趣地主动探究,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完成了知识的构建。
上课模式的设置并不是随意为之,它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运动实践来进行的。“面对突发情况,不仅需要有应急处置的技法,而且需要掌握这其中的病理,科学地进行处理。体育其实是挺复杂的一个科学,体育教师要掌握很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千钧一发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徐老师说,“但体育毕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让这些知识活起来,用起来,才是这门课的意义所在。”在大学一二年级,体育学院的同学们就已经掌握了很多解剖、生理、生化相关的基础知识,这门课开在三年级,正是选择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时机。为了让学生以前学习的知识更好地为自己所用,徐老师将临床使用的医疗、保健器材带到课堂:急救箱用来演示损伤应急处置方法,测量器用来监测各项生理指标,实验台上的经络小人儿乖乖地配合针灸保健课的操作……从西医到中医、从急救处置到保健预防、从基础知识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这门课,以前学的知识真正“活”了起来,发挥了实际作用。
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着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坚定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对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我会告诉学生们作为体育老师的职责和重要性,不仅现在要学得扎实,将来还要承担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徐老师说,“我的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成为了体育教师,还经常和我联系,讲自己在上课中遇到的真实案例,他们认为当初的很多知识在工作岗位上都得到了应用,知道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关怀和爱护自己的学生,这让我感到无比欣慰。”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他们围在徐老师身旁,热切地询问自己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损伤问题、交流这节课的心得体会、探讨下一步的运动计划,徐老师的身影淹没在学生们高大健硕的身影后面,热烈交流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激昂……体育学院2016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刘彦鼎同学说:“徐老师的这门课非常受欢迎,因为它教授了我许多实际的经验,通过实际操作让我们的动手能力更强,也让我们能够在防患于未然的同时,又能冷静、正确地处理突发状况。同时,老师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但不仅仅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这一切都将让我受益终身。”
教学方法的巧妙设计、课堂形式的合理选择、教室设施的精心布置、价值理念的正确引导……这堂生动的体育保健课充分体现了在我校“创造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徐凛老师对体育学科的深刻理解,对教学胜似闲庭信步的把握,和对学生们的大爱无边,相信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活起来的课堂形式,将会给其他课程带来更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