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8月21日至23日,美丽的东农校园迎来了7700余名2019级学子,他们中共有1716名研究生、6050名本科生,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在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校上下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高度、从落实立德树人的角度、从展现东农形象和促进学校发展的尺度,全力做好迎新工作。连日来,通过全校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各学院的精心组织,全体工作人员以暖心周到的准备工作、快速便捷的现场服务给学生和家长们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东农初印象,东北农业大学2019级迎新工作在“负责、担当、真诚、安全、顺畅”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为确保2019级新生报到工作圆满完成,我校学生工作处简化报到流程、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组织带领全体辅导员从暑期到迎新期间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暑假期间,学生工作处对新生报到系统、“今日校园”APP、学生工作管理平台“辅导猫”进行了功能优化和反复调试,同时面向全体辅导员开展了2次专题培训,仅用3天就完成了全校6054名新生的班级、寝室、床位等分配工作。早在8月初,新生就能按照随录取通知书发送的《今日校园APP使用指南》“一键查询”个人班级、寝室、床号等相关信息。
报到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扫描新生专属二维码即可实现“一键报到”。“2019新生入学教育课群”假期在APP从校史校情介绍、入学安全常识、大学心理适应、学习生涯规划等帮助同学们在入学前自主完成适应性学习和基本校纪校规等学习。暑期至新生报到期间,学生工作处依托平台累计发布各类推文800余篇,上线校内各类服务应用34个,累计访问量102907次,先后发送新生报到提示、学生备品购买信息采集、接站信息采集等各类通知39698人次。校园网主页发布的《迎新公开信》,将报到期间相关负责人的咨询电话告知新生,温暖的话语和贴心的内容让广大学生和家长提前感受到了东农迎新工作宾至如归的氛围。
二维码实现“一键报到”
学校新生接待处
迎新现场
为了做好迎新接站工作,7月初学生工作处就赴哈站和哈西站联系接站的相关事宜,是省内第一家完成相关安排的高校。为提升接站服务质量,缩短学生和家长的候车时间,让每一位新生和家长出站后都能第一时间看见迎新同学灿烂的笑脸,在新生报到前4天学生工作处通过“今日校园”APP向每一位同学发出了乘车统计的信息,使得接站更加精准。为了最大程度迎合新生到站时间,负责接站的老师和同学5:30就从学校出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做到了早6:30分第一辆装满学生和家长的车辆从车站准时发出,晚22点最后一班车准时到达学校。迎新两天期间,我校共计发出迎新车辆48车次,累计运送新生和家长2400余人次,圆满的完成了2019年的迎新接站工作,获得了新生和家长的认可。
老师指导学生使用“今日校园”APP
新生报到
因受强降雨影响,我省部分地区遭受了洪涝灾害,为确保受灾学生能够顺利上学,我校采取多项切实措施对受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资助帮扶工作。开学前,学校排查、摸清受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涉及人数及具体受灾状况,学生到校报到后,学校立即拨出受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临时补助专款,给来自灾区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发放临时生活困难补助500元/生,同时提供爱心礼包,其中包含台灯、U盘、保温杯等40余种学习和生活用品,缓解受灾学生的经济压力;此外,学校还为其报销来校车票费用、免费为其提供军训服装等,增加了受灾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帮助受灾学生度过生活难关。
职能部门综合服务现场
为了更好的服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校专门设立了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接待处,进行一对一服务,确保每个报道的新疆籍新生都能享受到学校对新疆籍学生的关心和周到的服务。今年我校共录取新疆籍本科新生32人,均已顺利到学院报到。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接待处
每逢迎新,我校总会有志愿者把第一声问候送给新生和家长,他们灿烂的笑脸是东农学子最靓丽的名片,他们清晨在火车站和学校各迎新岗位的守候,展示了东农朝气蓬勃、无私助人的良好学生风貌。
本次迎新校团委设置了9个青年志愿者服务站,8个共青团员志愿服务先锋岗,共派出近500名学生参与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其中有100名参与了保卫处交通协管工作。根据团委王琳介绍,校团委早在7月份开始便对迎新工作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同时对志愿者进行了礼仪、志愿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确保迎新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志愿者迎新服务站
往年,新生入学缴费往往要耗时排队。今年,为方便快捷缴费,我校计财处为新生提供了多钟缴费方式,新生可提前下载“安心付”软件网上进行缴费,也可报到当天通过刷卡与现金缴费,也可以开学后统一银行划转缴费,实现报到与学费不挂钩,非常便利。
财务处服务窗口
报到期间,东农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安全祥和的校园秩序,为新生和家长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得到了高度好评,这些离不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和默默付出。
为确保迎新安保工作顺利开展,我校保卫处成立了迎新专项工作小组,从安全宣传、秩序维护、交通疏导、隐患排查等多方面开展新生入学安保工作。
保卫处工作人员现场指挥交通
新生入学前,保卫处“平安东农”微信平台推送了,包括政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网络安全、实验室安全共计6个方面入学安全教育,并制定了迎新校园交通管理、管制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确保迎新期间校园安全稳定。
21日至23日,保卫处组织全处人员,并协调驻地民警、交警及执法部门共计125人参与新生入学安保工作,设立综合管理及交通疏导点14个,制作交通引导标识19个,累计疏导车辆23582辆。为了提高新生安全意识,保卫处还为新生公寓楼制作防盗、防骗、防传销宣传板8块。迎新期间,全处人员加班加点加大校园巡逻力度,晚间巡查新生公寓,并妥善处理了突发事件2起。
后勤处服务窗口
物业管理中心彻底清理城栋楼南广场迎新场地环境卫生,在城栋楼、艺术楼准备了60个普通教室供新生及家长避雨、休息,并在迎新场地设置引导员、防滑地毯及免费饮水处。绿化管理中心在迎新场地连夜铺设绿化草坪5770平方米,修剪校树木、拔除杂草十余万平方米,饮食服务中心全体员工提前上岗,为保证新生及家长能随时用餐,南北区共设三个全天候营业餐厅,同时各餐厅采取分段上菜,以保证饭菜质量。田园水厂为每一个新生房间提供了一桶纯净水一个手压泵,并在新生入住前一天提前将1075桶纯净水摆放至新生寝室。维修中心连夜排查突发故障,组织20余人抢修断裂的中水管道及电缆工作,21日迎新当天全部抢修完毕,同时对供电设备、供电线路、消防管线、电梯、蒸汽锅炉及水源地等进行专项安全排查,保证迎新期间各种设备正常运转。公寓管理中心在暑假期间全力做好学生公寓基础设施的改造工作,对15栋迎新公寓进行粉刷,对部分房顶屋面进行整体改造,完成了迎新寝室设施采购及翻新的工作、2019级新生寝室分配的工作、新生备品代买网上确认及迎新房间设施装瓤工作。今年,我校第首次使用二维码平台支付行李备品费用,一切从简,善用网络,多种缴费方式并行,极大的方便了新生。后勤部门共计在网上确认备品代买4548套,还为有需要的同学准备了加长行李。同时还为迎新房间配备了拖布、套撮等满足日常需求。
迎新期间,校医院为新生准备了体检表,并将于军训期间在南区、北区分别设立一处服务站为新生提供医疗服务。
迎新场地成栋楼南广场上,各学院尽心部置了学校视频宣传片播放、学院情况介绍、院领导寄语、优秀毕业学子事迹等宣传展板。家庭贫困新生生活用品大礼包为有需要的学生第一时间送来了关爱,各具学院特色的新生合影区、留言板,新生的纪念徽章吸引了学生和家长不时驻足留念,还有热腾腾的东农豆252现磨豆浆、活跃气氛的卡通吉祥物、艺术学院学生们表演的“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快闪,到处洋溢着温馨、热烈、忙碌而有序的温馨气氛。虽然秋雨缠绵,但工作人员们一丝不苟,精神饱满,热情地接待陆续报到的新生及家长,井然有序地办理迎新工作的各项事务。
农学院
农学院充分准备、统筹部署、分工协作,学院领导、辅导员、学生志愿者全员上阵,迎来了500余名2019级新同学,报到工作顺利有序、特色鲜明,新同学及家长非常满意。
学院为新生及家长准备了学院特制东农豆252鲜榨豆浆,展示了特色昆虫及植物标本,在醒目位置摆放了学院专业介绍及考研光荣榜。尤其是在展板中,学院以研究型、实用型、事务型、企业型、社会型、艺术型六种类型归纳总结了学院毕业人才就业去向,为新生及家长解答了就业疑虑。由于天气恶劣,报到地点到寝室路程较远,学院为志愿者、新生和家长购置了雨衣,工作现场安排了机动车辆送新生到寝室,为大雨中迎新带来了便利。学院召开新生家长会,带家长参观学院院史馆,学院领导、系主任介绍专业特色,回答家长疑问。迎新期间学院领导班子多次视察迎新现场,热情接待新同学,并到新生寝室慰问新生,让同学及家长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温暖。
农学院迎新现场
园艺园林学院
截止到8月23日下午5点,园艺园林学院迎新工作圆满结束。在为期三天的迎新中,共计迎来506名2019级研究生及本科生。在迎新场地报到处,园艺园林学院摆放了品种丰富的蔬菜瓜果、花卉盆栽及八九温室大棚模型,体现出园艺园林学院的专业特色及成果。新生及家长参观时,志愿者一一为他们进行介绍和讲解,同时准备了番茄及黄瓜等供新生及家长品尝。
为了使报道流程更加简洁高效,园艺园林学院将原来报道时需要发放的多种材料整理成一张可折叠手册,涵盖了所有新生及家长初期所要了解和关注的信息,使报道流程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扫描手册底部二维码可以获得学校全景地图以及报道顺序号,幸运的新生可以获得学院精心准备的日常生活用品大礼包。学院周密部署、服务周到、特色纷呈,得到了新生及家长的好评。
园艺园林学院迎新现场
资源与环境学院
2019年的迎新工作,资环学院自暑假期间开始全方位准备。为方便新生和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院情况,学院制作了十块涉及教学、科研、考研、就业等热门内容的展板、新生留影背景墙、手绘地图、安全须知等,并设立照片打印处,为新生及家长留下最美报道瞬间。
为激发新生的专业兴趣,迎新现场发设立了专业特色展台,有从新成立的气象站择选的设备搭建成的简易气象观测站,有从土壤标本馆中选取的诸多形色各异的岩石标本和土样,有各种菌类样本、菌类食品、肥料标本,还有自制的东农小地图、创办已经21年的《曙光杂志社》2019年特刊等展品。为助力新生学业成长,学院建立了研本助推计划,为每个新生班级选配了优秀的硕博学业助推员,现场解答新生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和学习生涯的各种问题。
资源与环境学院迎新现场
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的新生在报到处可以领取四样物品:学生一卡通、胸牌、家校联系卡、“余友泰纪念明信片”。
新生在家校联系卡上填写学生及家长的信息并统一上交学院,作为家长与学院联系的重要纽带。“余友泰纪念明信片”是学院为新生准备的特色纪念品,上面印有余友泰先生头像,并附有历任农学院教授、教务长、副院长、院长,余友泰的个人信息及照片。收到明信片,2019级新生在入学伊始不仅了解了院史院情,而且增强荣誉感及使命感。在迎新接待处学院设置了科技创新展,各大学生科创协会将其科研成果展出,并设置展板,供报到新生及家长参观。其中,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自走式变量喷施机器人,体现出了工程学院实验室对于农业装备的自主创新理念实现了智机电一体化,展示了前沿科技,增强新生对农业科技和专业的理解,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知识探索的兴趣。
工程学院迎新现场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积极筹备,精心谋划,以为学生提供报到“一站式服务”为目标,多措并举,全面开展2019年迎新生工作。
一封书信,一份寄托。开学前,学院通过新媒体平台今日校园开展“致未来的自己”线上活动,号召全体新生撰写一封给四年后自己的信,并在报道时投进“时光信箱”,等待毕业查收。鼓励新生尽早明确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一枚胸章,一份归属。2019年新生入学,学院为2019级全体新生定制了入学纪念胸章,以学院院徽为背景,并镌刻每位学生名字。代表学院的一份寄托,为每位同学增添了一份归属感,入学即为东农学子,承担母校下一载发展的光荣使命。
一张全家福,一份期盼。学院于新生报到处设立了全家福拍照留念板。为新生与家长拍照留念,启发同学们记住入学这一刻的热情,决心与梦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迎新现场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高度重视迎新工作,精心筹备,周密安排,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迎新工作方案。按照学校的要求,充分使用“今日校园”APP,精准掌握新生具体报到时间,提前进行电话询访,合理安排迎新志愿服务任务。
学院提前组织召开了迎新志愿者培训会,明晰迎新流程,细化迎新服务。组织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学院领导班子全程参与,从学院办学条件、学生管理、学分设置等多个方面为新生家长答疑解惑。设计制作带有院徽标志的滴塑工艺书签,将“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的动科精神化作美好的希冀赠与新生。设计制作朋友圈界面的合影墙,组织新生在迎新场地和学院迎门石前合影留念,定格最美好的入学时光。学院还设计制作了2019届毕业生考研光荣榜和学院简介桁架展示墙,勉励19级新生学习榜样的力量,惜时奋进,砥砺前行。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迎新现场
动物医学学院
每位动医新生报到时都会收到一个迎新材料袋,里面装有校园一卡通、家校联系卡、防诈骗宣传单、寝室管理规定等,便于熟悉校园环境,提高人身与财产安全意识。
迎新现场学院展出了学生工作、第二课堂教育、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等的展板,直观展现动医学院一流学科风采。在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时,学院领导详细介绍了学校、学院概况以及专业情况并与新生家长进行互动,让家长和同学更加了解动物医学学院,对大学学习生活明确方向、充满信心。现场迎新后,学院领导走访了全体新生寝室,看望了2019级新同学。
动物医学学院迎新现场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以“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照学生”为宗旨,按照“五个一”开展迎新工作。
给每名学生打一个电话——在报到前,辅导员和迎新志愿者与331名新生电话联系,了解个人特点、家庭情况和报到时间,一方面让学生未入校先暖心,另一方面提前掌握情况,下好工作的“先手棋”。
给每名学生发放一个迎新材料袋——迎新材料袋里包含致新生的一封信、迎新日程安排表、个性问询表、基本情况登记表、2019年考研光荣册等,使学生熟悉迎新安排、辅导员掌握学生情况。
给每名学生赠送一枚入学纪念章——送给每个新生带有自己姓名的个性化入学徽章,一方面送给学生作为入学纪念,另一方面有助于辅导员尽快熟悉学生姓名。
给每名学生留下一张入学照片——迎新场地设有合影墙,并有专人为学生和家长进行合影,并将照片送给学生,为学生留下一张与大四毕业时的对比照。
给每名学生联系一名迎新志愿者——每名学生报到时都对接一名迎新志愿者,迎新志愿者经过学院选拔、并参加学院的迎新培训会方可上岗,协助学生完成报到、入住、熟悉校园等迎新事务,增强新生的融入感和归属感。
生命科学学院迎新现场
食品学院
本次迎新食品学院共迎来了383名本科新生,171名硕士新生和28名博士新生。
由于近日连续降雨,在迎新筹备时,食品学院为新生及家长准备了400件一次性雨衣。在学院迎新场地前方,还布置了科研产品展示区,方便让新同学更直观的了解专业成果产出形式,了解学院雄厚的科研和技术实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思考专业发展方向。
食品学院迎新现场
为使迎新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学院还提前对高年级迎新志愿者进行了培训,有30名新生志愿者报到后也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他们通过志愿服务不仅既熟悉了校园环境,又体会到了参与志愿服务的充实和快乐,同时也为新同学们树立了榜样。 23日下午,学院组织全体新生召开了第一次年级大会——2019级新生安全教育大会,为学生们讲授了人身、财产、防骗、交通、水电等安全知识,并传达了军训及近期安排等事宜。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为做好2019年迎新工作,抢前抓早,提前部署,暑假前就召开了迎新工作部署会,对迎新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并利用暑假完成了学院专业概况、学生工作介绍、就业升学光荣榜等20块宣传展板设计制作和近400名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工作。
迎新现场,学院通过摆放“时光隧道”宣传长廊,帮助2019级新生在入学之际就能够了解大学生活,为规划大学四年学习生活做好积极准备。“时光隧道”以大学四年为学生工作生活为轴,分阶段展示了新生军训、学生组织纳新、学习经验交流会、专业实习、就业招聘会等历程及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学院8个本科专业介绍展板核“时光隧道”宣传长廊的展示,帮助新生了解了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走出“时光隧道”后,学院还为每名新同学发放专属梦想明信片,同学们可以将新生感言或大学职业规划等写在上面,四年后毕业之际,学院将会把写有入学愿望的明信片返还给同学们。
经济管理学院迎新现场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学院在暑假期间就与396名新生进行前期对接,并征集新生笑脸照片精心制作了照片墙在迎新场地展出,每一位新生都可以在照片中找到自己的照片进行合影留念。迎新工作结束后,学院留存了笑脸墙幕布,将在2019级学生毕业时再次展出。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迎新现场
在专业调整、整合的背景下,学院利用暑假时间拍摄并制作了学院全新宣传片。宣传片于学院办公楼、迎新场地共同播放,方便学生和家长直观了解学院及专业。学院还在迎新现场展出了土资、城划、土工等专业使用到的测量仪器、法律专业大学四年所需书籍、法官袍、律师袍各类专业特色展品,方便学生了解专业特色。
为简化报到流程,学院为新生准备了印有专业、姓名的入学材料袋,内附学生校园卡、日程表、校历、防骗指南及签字笔、明信片等入学纪念品,学生在线上报到完成后领取入学材料袋即可完成报到流程。8月22日下午,学院召开了新生家长座谈会,学院领导及辅导员老师参与向新生家长介绍了学院整体情况、教学科研现状、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及新生防诈骗相关情况,参会学生家长在290人左右,约占全院新生家长的80%。
文理学院
文理学院自2019年7月组建以来,各部门迅速完成角色转换,协调工作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7月份暑期前,学院领导班子对本学期的迎新工作做了针对性的布置与要求,完成了学院简介、专业介绍、优秀学子光荣榜和第二课堂风采展等类别的文字材料和展板制作,全力投入迎新工作。
学院制作的“致2019级新生的一封信”,提示了新生报到的流程和时间安排,家校联系卡搭建起了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报到签名墙用光影记录文理学院19级新生与东农最初的相遇。23日上午,文理学院召开了2019级新生家长座谈会,向新生、家长介绍学院、专业及相关管理规定。为方便新生和家长,在迎新过程中,学院开放了成栋楼910、918、926三个会议室,分别提供给化学类、数学类和语言类专业,用于面对面解答学生和家长的相关咨询,深受好评。
文理学院迎新现场
电气与信息学院
电气与信息学院为2019级新生精心准备了留影墙,包含东农精神和校风校训的特色明信片样式,寓意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让新同学和家长们能够记录下这人生中最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刻。“电小信的时光机器”也来到了本次迎新活动的现场。通过手写明信片投入邮箱之中,新生们把美好的愿望送给未来的自己。一句话,表达的是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一封信,包含的是对自己未来蓝图的憧憬。
电气与信息学院迎新现场
艺术学院
为迎接2019级新生入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少逸、院长刘丹,党委副书记宫建伟,以及艺术学院各年级辅导员老师全体在迎新现场指导工作。
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艺术学院精心策划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合唱。22日下午,同学们身着红色T恤,手举鲜艳的五星红旗,激情演唱《我和我的祖国》,成为东农成栋广场迎新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广大新生和家长纷纷驻足观看、同唱、摄影摄像留念。
艺术学院迎新现场
艺术学院为了解新生、走进新生,还新增了“新声时刻”采访环节,新来的小可爱们也积极配合。“新声时刻”由艺术学院青年传媒中心同学负责,运用学院专业学科优势,把新生进入校园最初的梦想和感触记录下来。23日上午,为了让新生家长更充分的了解学校,了解孩子们的专业性质,艺术院领导及各专业老师新生辅导员召开了新生家长座谈会,与家长们面对面交流。为了慰问新同学,学院领导和老师还走访了寝室。
马克思主义学院
迎新期间,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在学院党委书记肖冬梅、院长许静波的带领下,院领导全程参与迎新。学院秉承“暖心马院”的理念,在迎新现场设立“党员服务站”,党员志愿者负责引领新生、解惑答疑等工作,充分展现了党员的风采,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迎新过程中采用“师门一对一”的专人接待迎新模式,不仅极大地缩短了新生报道时间,还便于拉近新生与同师门师兄、师姐间的距离,增进彼此情感。学院还精心设计了签名墙,让每一名新生在签名墙上签名并留影,记录他们成为东农人的珍贵瞬间,增强仪式感,并将照片发给他们留念。
马克思主义学院迎新现场
23日上午,学院圆满的完成所有新生报到工作,下午召开了新生见面会。每名新生都进行了自我介绍展示,学长、学姐们进行了在校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分享,研究生教学秘书姜璧依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概况、研究生辅导员袁洪波进行了新生安全教育和入学的各项注意事项提示等,帮助新生消除陌生感、真切感受到马院的温暖,第一时间融入到学院的大家庭。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迎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热情、周到、安全、高效、有序,同时,充分展现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的特色化和国际化。此次迎新,学院在校生自发建立了国际学院志愿者群,入群学生100余人。新生们得到了学哥学姐志愿者的鼎力支持,如半夜接站,在校生一对一帮助办理入学手续等。有的新生感慨地说,“在群里,我已经感受到国际学院大家庭的温暖,虽然没报到,但已经和老师,学哥学姐成了好朋友,新生之间也从陌生到熟悉,相约一起到学校跑步、打篮球、学习英语等。”学院为新生准备了纪念品,印有东农精神、东农校风以及学院综合楼照片的档案袋,学生们爱不释手,纷纷珍藏。
除开展常规迎新工作外,国际文化教育学院还精心组织了新生家长见面会,院领导介绍学院情况和专业设置,现场解答家长问题,让新生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我校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的办学理念。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迎新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