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华侨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华侨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陈爱政教授团队在生物材料顶级期刊《Bio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1-08-23 09:21:15    浏览次数:310    来源:华侨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我校化工学院陈爱政教授团队在利用微流体化工技术制备高度贯通的多孔高分子微球及中空短棒状微纤维用于组织再生方面获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Minimally invasive co-injection of modular micro-mu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tissues improves in situ skeletal muscle regeneration”为题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Biomaterials》。《Biomaterials》系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生物材料顶级期刊,当前影响因子为12.479。

陈爱政教授团队采用微流控技术并优化工艺参数制备出大多孔高分子微球以及中空短棒状微纤维,分别作为成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微载体,共培养后获得微球状肌肉微组织和纤维状血管微组织,以期体外构建可注射型血管化的肌肉微组织,更好地模拟体内细胞-细胞以及细胞-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血管化肌组织特有的微环境,从而用于肌组织原位再生的研究。微流体化工技术可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在微纳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能够连续可控地制备尺寸均一、结构和功能多样化的微尺度材料,在模块化组织工程的构建及应用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明显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微流体化工技术构建的大多孔高分子微球、中空短棒装微纤维作为微载体在构建血管化组织用于组织再生的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陈爱政教授团队在生物材料顶级期刊《Bio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示意图


该研究工作主要由华侨大学陈爱政教授团队与哈佛医学院Yu Shrike Zhang教授团队共同合作完成。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2020届博士毕业生王颖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导师陈爱政教授为通讯作者,哈佛医学院Yu Shrike Zhang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605225、81971734、32071323)及福建省生物材料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的资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