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马晓燕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自然-通讯》上发表

发布时间:2021-08-24 09:36:31    浏览次数:482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6月15日,《自然》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我校大气物理学院马晓燕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研究成果。该成果首次揭示以往观测研究显著低估了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对地气系统的气候冷却作用,这意味着人为排放的气溶胶可以更大程度地抵消温室气体所导致的全球变暖。

近几十年来,人为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而其中如何量化人为排放的气溶胶所导致的气候效应,是这一领域的前沿课题,同时也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最新的IPCC评估报告指出,在所有气候强迫因子中,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最大,而作为验证和约束气候模式的重要手段,基于卫星反演推算的辐射强迫却远低于气候模式的结果,这极大降低了未来气候预测的可靠性。

此前学界往往更信任卫星观测,并以其为基准评估和改进相应的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晓燕教授团队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团队的合作研究指出,观测与模式间的巨大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所用卫星观测的固有局限所导致。该工作为今后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建设性指导意见,如基于卫星反演资料研究气溶胶-云相互作用时应该重视采样偏差等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结合其他研究进展,未来有望提供气溶胶间接效应的最优观测评估,并为准确预测人为气溶胶的气候影响提供重要依据。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等项目的资助。





《自然-通讯》发表我校马晓燕教授团队研究成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