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安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安徽师范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生态与环境学院陈中正副教授参与完成科研成果在《Science》在线发表

发布时间:2021-08-25 09:11:21    浏览次数:357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生态与环境学院陈中正副教授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施鹏/蒋学龙/刘振团队合作在哺乳动物回声定位(echolocation)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该研究以“Echolocation in soft-furred tree mice”为题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上发表。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联合行为学,解剖学,基因组学,以及基因功能实验多线证据,证实了啮齿目猪尾鼠属(Typhlomys)的物种具有的回声定位能力。这是一类新的,独立进化出回声定位性状的哺乳动物类群。这一研究结果将动物回声定位行为扩展到了啮齿目,刷新了人类对于哺乳动物回声定位性状多点、独立起源的认识,这也提示着人类对回声定位性状在哺乳动物中的趋同演化被远远低估了。其中,陈中正老师参与完成了猪尾鼠野外活体样品和数据采集等研究工作。



中华猪尾鼠(Typhlomys cinereus)(刘奇、马晓峰 摄)



这一类新的回声定位的哺乳动物类群的发现,使得适应性复杂性状回声定位独立起源和演化的次数提高到了至少6次,成为自然界中性状趋同演化的典型案例。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重新强调了回声定位的含义:动物用于定向的一种方式,是涉及发声、听觉、神经等多感官系统的动物行为,同时也是生物适应性演化获得的一种复杂性状。因此,行为学实验是检验动物是否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金标准,而夜行性、高频声波、视觉退化、高频听力等并不是生物具备回声定位性状的充要条件,探索证明新的回声定位生物需要多线性的证据。此外,由于猪尾鼠属于啮齿类,亲缘关系、体型大小与模式小鼠较接近,饲养繁殖容易操作等因素,有望成为研究发声、听觉、回声定位神经回路等的新型实验动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