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汕头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汕头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汕大海洋科学研究院赖忠平团队在国际著名地学杂志《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1-08-26 15:44:11    浏览次数:393    来源:汕头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7月15日,国际著名地学杂志《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汕头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赖忠平团队及合作者关于冰期千年尺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机制的研究成果:“Different Trends in Antarctic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CO2During the Last Glacial”。该研究使用国际上已公开发表的南极冰芯氧同位素(δ18O)温度数据以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探讨了大气二氧化碳千年尺度浓度变化与高纬气候事件之间的联系,认为南大洋可能不是千年尺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控因素。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在当今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的关注。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以南大洋为代表的高纬气候过程主控了冰期千年尺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然而,该研究发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千年尺度变化与代表南大洋过程的指标——南极温度变化对冰期气候背景的变化有着截然不同的敏感性。这对南大洋主控千年尺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观点提出了挑战。由于低纬地区在冰期时气候变化的幅度显著小于高纬地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对冰期气候背景演变的不敏感性或许表明,低纬海洋或陆地过程在控制大气二氧化碳千年尺度浓度变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低纬海洋或陆地过程的研究或许将成为解决大气二氧化碳千年尺度浓度变化机制之谜的关键。这也将是汕大海洋地质学团队后续的研究重点之一。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郑培松是汕头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是汕大海洋科学研究院赖忠平教授,合作者有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Joel Pedro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Markus Jochum教授和Sune Rasmussen教授。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和汕头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21GL09386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