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湖南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湖南中医药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邓桂明研究员团队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杂志发表中西药结合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1-08-30 15:53:58    浏览次数:585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期,我校邓桂明研究员团队与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周文虎教授合作,在药剂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IF=9.776,JCR Q1)上发表了题为“Imatinib Co-Loaded Targeted Realgar Nanocrystal forSynergisticTherapy of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雄黄(As4S4)和伊马替尼(IMA)的协同作用机制,构建了一种联合两种药物的纳米递药系统,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协同增效治疗。



CML是一种恶性克隆增殖性造血系统疾病,表现为染色体易位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并激活,以及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的过度活化。伊马替尼(IMA)是首个针对CML发生机制的分子靶向药物,可竞争性抑制BCR-ABL与三磷酸腺苷(ATP)及其底物蛋白结合,从而抑制PTK活性,诱导CML细胞凋亡。然而,IMA需长期服用,且易产生耐药,给CML患者的有效治疗带来极大挑战。课题组从IMA的耐药机制出发,从传统中药中寻找思路,发现砷剂对CML治疗独具优势,且已进行临床推广。其中,As4S4可增加BCR-ABL的泛素化,降低BCR-ABL融合蛋白的表达,正好与IMA的抗肿瘤机制形成互补,具备协同增效潜力。为此,本项目通过纳米晶策略,构建As4S4/IMA共递送纳米制剂,以白蛋白为稳定剂实现两药的有效共载,并进行配体修饰构建主动靶向纳米制剂。从细胞/动物水平验证药物的靶向性能、协同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通过中西药结合解决药物治疗的临床瓶颈,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As/IMA@FA NPs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示意图

以上成果由两个团队的成员合作完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胜玫(导师:邓桂明研究员)、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研究生刘炫均、王胜峰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邓桂明研究员和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周文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第一通讯单位。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南大学创新驱动计划和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培养)药学开放基金等的资助,并获得湖南“大健康”中医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