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上海中医药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中药学院冯年平团队在仿生纳米递送系统用于光化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中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1-08-31 11:49:08    浏览次数:424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其中占比高达85%,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一直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近日,我校冯年平教授团队在仿生纳米递送系统用于光化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中取得进展。该研究兼顾仿生及靶向效果,将紫杉醇、IR780共载于脂质纳米粒,红细胞膜包覆增强血液循环周期,同时利用透明质酸(HA, hyaluronic acid)提高靶向效率,结合光动力提高抑瘤率。该研究成果A novel multi-functionalized multicellular nanodelivery system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hotochemotherapy于近日发表于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DOI: https://doi.org/10.1186/s12951-021-00977-3)。



红细胞膜(RBCm)衍生的药物递送系统具有延长血液循环周期、毒性低、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然而,RBCm 衍生的药物递送系统受到载药能力低和缺乏肿瘤靶向性的限制。基于上述思路,该研究设计了HA杂化RBCm (HA&RBCm) 包被的脂质液晶纳米粒 (HA&RBCm-LCNPs) 来弥补传统 RBCm 给药系统的局限。由磷脂调节的甘油二油酸酯/水体系共组装形成的脂质液晶纳米粒(LCNP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静脉给药,同时LCNPs为蜂窝状结构,具有丰富的空间可以有效地包载紫杉醇和 IR780 用于光化学疗法。HA&RBCm 涂层使纳米粒能够克服网状内皮系统屏障并增强纳米粒靶向A549细胞表面过表达的CD44受体。这些特性增强了紫杉醇和IR780在微管破坏和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的联合抗肿瘤作用。该研究结果证实,基于红细胞膜及透明质酸构建的新型多功能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具备一定长循环及生物靶向效果,结合PDT光动力治疗方法,在抗肿瘤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我校中药学院张永太教授、夏晴助教、硕士研究生武彤为文章的并列第一作者,冯年平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委青年扬帆计划等项目支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