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华侨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华侨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直击2021级新生报到:五洲四海齐相聚校园生活展望多

发布时间:2021-09-06 09:55:22    浏览次数:252    来源:华侨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9月4日,安静的华园再度迎来一批青春、求知的身影。华侨大学迎来了2021级新同学。

今年,华侨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8763名,其中境外新生3358名,在本科新生中占比达38.3%,生源遍布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其中以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和马来西亚的学生数量最多。

当日,校党委书记徐西鹏、校长吴剑平,副校长王秀勇、王丽霞分别到泉州校区、厦门校区各迎新点迎接新生,慰问迎新志愿者与工作人员。“从哪里来,一路上顺利吧?”“宿舍住得还习惯吗?”校领导查看每个院系的迎新报到点,询问实时报到数据;走访部分宿舍楼,与新生交谈,要求工作人员为新生提供优质服务,及时解决新生的困难。



校党委书记徐西鹏到各学院迎新点看望新生、慰问志愿者与工作人员



校长吴剑平走访学生宿舍,与新生交谈

作为一所面向海内外办学的高等学府,华园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子。初到华园,他们纷纷表达了对大学生活的期许和展望。

今年我校共录取了6对双胞胎,来自菲律宾的邹菁、邹青姐妹就是其中之一,她们表示:“因为爸爸是中国人,我们想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并了解我们的‘根’,所以,选择到中国来读大学。”

邹菁和邹青的妈妈是菲律宾人,她们出生、成长在菲律宾,小学到初中在华校学习中文,但是中文水平并不高,对中国的了解也很少。高中后,她们就主动选择到中国、到华大预科学习了两年汉语。“一到中国还挺适应的,菜的口味有‘爸爸的味道’”。她们说,“老师们也特别好,中文学得也比较快,更敢开口跟大家交流了”。期间,姐妹俩曾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研习营,走进闽西,了解福建文化;也曾回到爸爸的家乡江西南昌,见了很多亲戚朋友,“大家对我们很热情”。在中国的两年时间,她们喜欢上了中国,决定继续在这里上大学,并选择了华侨大学。

姐姐邹菁选择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国发展太迅速了,我很想通过学习,知道为什么中国能发展这么好”。而妹妹则选择了国际关系专业,“希望能发挥自身的优势,未来能成为一名外交官”。她们表示,今后有机会希望留在中国工作。

受疫情影响,许多华侨学生都选择了回国念书,来自新加坡的游嘉豪也不例外,他在回国后通过全国联招考进华侨大学,入读工商管理学院。“选择华大是因为学校兼蓄包容,有许多像我一样的华侨学生,当然最重要的是离亲人近。”祖籍福建的他笑着说,“这也是我第一次体验住校生活,十分期待。”

“除了激动还是激动。”这是化工学院新生王珏踏入华园的第一份感受。来自内蒙古的她在同学院、同专业找到了一个与自己同姓名、同性别且同样生源地的另一位王珏同学。“之前也碰到过与自己同名同姓的,没想到缘分这么近。”王珏笑着说。对于大学生活中最想做的事,她说,自己喜欢唱歌跳舞,“想在华大发展一门小的才艺,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爱好与特长”。

张镜涛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瑶族人,今年以湖南艺考分数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华侨大学美术学院。“我是慕名而来的。”在张镜涛心中,华侨大学由周总理批设,建校历史悠久,校园环境优美。他说:“在这里把专业学好,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是我理想中大学的模样。”

而同在美术学院,同样慕名而来的,还有来自中国台湾的谢贻嘉,他高中就读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今年与9名同学一起报考了华大。“我想要在华大实现自己的艺术设计师梦想。”他笑着说。



到学院办理报到手续



“签下大名,我就是华大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