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大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大连理工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中获得佳绩

发布时间:2021-09-14 11:01:40    浏览次数:591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山东大学共同承办的“力诺瑞特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山东济南举办。该项赛事关注度高、影响力大、覆盖面广、参赛精品多,今年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14所高校的3万余名大学生参赛,共提交了5201项有效参赛作品,创造了自2008年赛事创办以来的3项纪录。最终,我校学子斩获一等奖两项,三等奖四项,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充分展现了大工学子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科研创新能力。


我校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中获得佳绩



我校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中获得佳绩


经过决赛的激烈角逐,由能源与动力学院姜东岳副教授指导,能源与动力学院学生吴忠霖、吴卓颖、王欣玥、胡璟、锁杰、于广源六人团队完成的参赛作品——《面向无人船舶的低能耗毛细波推进器》荣获一等奖;由能源与动力学院凌铮副教授与宋永臣教授指导,环境学院学生陈思雨、游泽苍、戴梓艺、张欣怡,能源与动力学院学生关渝珊、朱禹六人团队完成的参赛作品——《“点石成金”——基于天然蛭石的绿色超轻隔热气凝胶的构建方法》同样荣获一等奖。





此外,由能源与动力学院祝捷副教授指导,能源与动力学院学生满佳艺、杨碧环、张克文、马幼明、陈祥、唐浩然、李根团队完成的作品——《热智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智能热管理》;由能源与动力学院姜东岳副教授指导,能源与动力学院学生安红、王洪晨、顾龄然、刘佳悦、李烈蔚、张宇恒、张涵团队完成的作品——《面向海洋波浪能的摩擦热释纳米发电机》;由能源与动力学院李林副教授指导,能源与动力学院学生宁文博、孙久元、潘燚、姚源、应东轩团队完成的作品——《一种集潜热利用的高效界面式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由化工学院许晓飞副教授指导,化工学院学生李晓龙、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学生张婉婷、郭明一、罗志宏,化工学院学生王炯哲、梁博,建设工程学部学生王泽豪团队完成的作品——《仿鞭毛细菌游动机器人的低能耗、高效率结构设计》共四项作品获得三等奖。



一等奖作品《面向无人船舶的低能耗毛细波推进器》利用介电润湿原理,通过周期性改变介电材料表面能,进而改变接触面亲疏水态,产生连续毛细水波获得反推力,实现了纳瓦级别功率的节能减排目标;采用非传统推进方式,推进片声学、光学、热学隐身性能卓越,在军事侦察等领域有巨大优势与潜能。



一等奖作品《“点石成金”——基于天然蛭石的绿色超轻隔热气凝胶的构建方法》提出了一种廉价环保且易于规模化生产的气凝胶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具有较好的防火阻燃性能,原材料及作品的制备过程无严苛条件,成本低廉,能够高效规模化制备,应用前景广阔。此外,该构建方法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其他二维材料,为拓宽材料制备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校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中获得佳绩


学校高度重视此次比赛,为提高参赛作品质量,教务处、能源与动力学院及创新创业学院于今年5月联合举办了第十四届“大连理工大学-潍柴动力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大连理工大学选拔赛)。校内选拔赛通知发布后,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收到来自27组团队的有效参赛作品。能源与动力学院专门邀请以唐大伟院长为首的校内专家作为评审委员为参赛选手进行指导。在校内选拔赛中,参赛选手采用现场展示、公开答辩、评委提问的形式,通过视频、展板及实物讲解等方式,全面展示作品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最终选拔出15项作品代表我校参加全国比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