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西南大学> 时政要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党员不能当“好好先生”

发布时间:2021-09-14 16:42:44    浏览次数:61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坚持原则是共产党人的重要品格,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共产党人来说,“好好先生”并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义的人,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好的是自己,坏的是风气、是事业。

“好好先生”,顾名思义,就是遇事总说“好好好”,逢人都是“对对对”,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谁也不招、谁也不惹的处世哲学。现实中,“好好先生”并不鲜见,其所谓“好”,大致有三。一是只说好话,给人“戴高帽”,擅长“吹喇叭”,热衷“抬轿子”,把缺点说得艺术化,宁可违心也不让话里有刺;二是只点头不摇头,不问是非曲直、只求相安无事,搞“你好我好大家好”,宁可把事搞砸,也不愿批评、得罪人;三是好坏不分,不讲原则讲圆滑,面对矛盾绕着走,甚至把坏的说成好的,把问题包装为成绩,对错误言行、不良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宁可留隐患也不做“恶人”。

《红楼梦》里有句话揭下了“好好先生”的画皮:“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好好先生”奉行好人主义,无立场、无原则,不敢较真碰硬,回避问题、掩盖矛盾,放弃原则、取消批评,说到底,是怕得罪人导致自身利益受损,根子在私心太重。如此行径,必然纵容、助长错误思想和庸俗行为,削弱党组织战斗力。党内“好好先生”多了,“一团和气”之下可能就是“一潭死水”,“其乐融融”背后难免“暗流涌动”,“皆大欢喜”掩盖的可能就是“隐患重重”。

毋庸讳言,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好好先生”仍然存在、仍有市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治生态不健康、不清爽。一些单位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缺少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环境,缺乏有效监督,导致好人主义得好处。有的甚至形成了“把圆滑当本事”的潜规则,巧言令色者凭“好人缘”“高情商”,左右逢源、备受重用,而那些坦荡耿直、敢于斗争者,却被误解甚至排挤。

好人主义实质是“害人主义”。一味“你好我好”,最终谁也不好。有问题不指出,有过错不批评,任由事情在错误道路上渐行渐远,任由干部在错误泥潭里越陷越深,不仅对自己、对同志严重不负责任,而且败坏风气、贻误事业。事实一再证明,这种庸俗作风盛行之处,往往就是党组织和领导上政治软弱、作风涣散的地方,就是党员、干部中出问题多的地方。

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必须讲党性、讲原则、讲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决不含糊、退让,绝不能当“好好先生”。这首先要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锻炼开始,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敢于亮剑、敢于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旗帜鲜明、立场坚定,面对软弱涣散敢抓敢管、动真碰硬,面对歪风邪气坚决抵制、决不退让。领导干部更应以身作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和价值取向,带头坚持原则,对敢于担当、善于斗争者爱护重用,对明哲保身、爱惜羽毛者加强教育,不让“好好先生”尝甜头。同时,应鼓励和支持下级坚持原则,讲真话、道实情。只有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这个问题上旗帜鲜明,敢于斗争,好人主义才会失去市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