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9月14号下午,南粤古驿道音乐活化走进汕头:原创潮语歌曲《鮀城之夜》专辑发布会,在汕头市合胜百货的听海音乐厅隆重举行。发布会是在隆重而热烈的气氛中进行,青年歌手、《鮀城之夜》MV演唱者吴熹也到场,并且在现场再次深情演绎了这首原创歌曲。
青年歌手《鮀城之夜》演唱者吴熹现场演唱真情演绎歌曲。
由广东省委、省政府先于全国推行的南粤古驿道系统工程项目,是一个旨在修复南粤大地这些存活了千多年的古驿道,通过古驿道的线,将沿线这些被历史尘埃深埋多年的古老村落,重新发掘出来,既起到修复历史文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是通过修复整理,让这些几乎是被遗忘的而又是饱藏深厚文化历史的古老村落,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之光,再次融入到社会的发展行列中。
精准扶贫,就是南粤古驿道的终极任务,乡村振兴才是南粤古驿道的最终目的。这项深得民心的政府工程,从开始推出到现在,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政府决策,到基础的拥护和执行,再到民众的积极参与,都出现了非常好的效果和局面。
词曲作者李志刚教授分享了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以及心得。
南粤古驿道是历史之道,是文化之道,又是乡村振兴之道。
南粤古驿道是文化之道,所以,发掘保存古驿道的地方传统特色文化,也成了南粤古驿道工程的一个重任。为了保留以及发扬光大这些地方文化特色,南粤古驿道可谓是不遗余力地一直在努力进行着,2018年5月,还专门发布了征集南粤古驿道歌曲的公告,直接催发出推广古驿道沿线地方文化的号角。
潮汕大地是广东省的三大板块之一(广东省文化地域区分有广府、潮汕、客家三大系),潮汕人是源自中原的迁移族群,千多年以来,一直完好保留着自己的固有文化,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民俗,自己的个性等等,而潮语歌曲就是潮汕特色文化其中的一种,虽然从正式的诞生和发展到现在,也就只有三十年时间,却经过了潮起潮落的波折经历。
潮语歌曲是从潮汕过去那种口口相传的民间艺术“潮剧”“潮州歌册”中演绎而来的,潮语歌曲沿用了潮汕固有的传统曲韵和用字用词,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从诞生到现在,潮语歌曲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在所有音乐人和热心潮汕文化保护的人的共同努力下,也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比如《苦恋》《一壶好茶一壶月》等。
(图片由吴奕彬拍摄。)
著名古筝演奏家蔡文峰现场演绎了古筝版的《鮀城之夜》。
潮汕籍音乐大师陈小奇(也是潮语歌曲的主推手之一)认为:潮语歌曲是潮汕文化、民俗风情、家庭文化等等的集中表现。他说:“潮剧、潮乐那委婉甜润的唱腔、气势磅礴的锣鼓声、悠扬悦耳的弦乐声,令我非常难忘。………”
(图片由吴奕彬拍摄。)
杨登隆导演分享了MV拍摄过程花絮。
近年,因为有不少音乐新生代的加入,潮语歌曲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融入了更多的艺术风格,如说唱、摇滚这些流行元素,也常常出现在潮语歌曲的新作品,为潮语歌曲的发展开拓出了更广阔的群体和空间。
《鮀城之夜》是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志刚教授作词、作曲,资深音乐人梁军编曲,南粤古驿道音乐总监方小聪监制,南粤古驿道音乐制作总监林烁制作,著名潮籍古筝演奏家蔡文峰以及广州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伴奏,演唱者是潮籍青年歌手吴熹。无论是词曲作者、监制、录音师,还是演唱歌手,他们都拥有一个相同的身份——潮汕人。这点彰显了潮汕人的爱乡思乡的情怀,以及潮汕人之间那股强大的凝聚力。
在发布会上,南粤古驿道网总编方小聪先生谈到:“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开展以来,带给南粤大地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文化复兴。通过南粤古驿道音乐活化,可以将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带向新高度,南粤文化必将因此而得到发扬与勃兴。近几年南粤古驿道活化保护和复活了一大批古文化、古音乐,目前已结集出版成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希望今后有更多的艺术家为南粤古驿道写作品、并加大传播力度。”
图为《鮀城之夜》专辑发布会签售现场。
今天的发布会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发布会,而是一个修复、保护潮汕特色文化的成果展示会,更是一个为汕头即将到来的2021年亚青会的助威呐喊会。
参加本次发布会的领导和嘉宾有:南粤古驿道音乐总监、南粤古驿道网总编方小聪,汕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郑鹤龄,汕头市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主任吴钟源,汕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刘雨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南粤古驿道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鮀城之夜》词曲作者李志刚,南粤古驿道制作总监、南粤古驿道音乐制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林烁,国家一级演奏员、著名古筝艺术家蔡文峰,汕头资深导演杨登隆,汕头话剧团团长、话剧演员赵曙光,潮汕话剧演员方莉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微书代表性传承人王芝文,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汕头市流行音乐协会主席林伟文,原珠影白天鹅音像出版社社长、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影视音乐委员会会长梁彬杰,合胜百货董事长、合胜读书会发起人邱传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