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9月8日,外国语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外国语学院院长杜鹏出席,外国语学院2021级本硕博新生参加开学典礼,学院领导班子、系部主任、2021级新生班主任、行政管理教职员工以及在校生代表参加活动。本次开学典礼由2020级英语系硕士研究生董云炜、2019级法语系本科生王恩溢主持。
(老生演唱多语种歌曲《入海》)
杜鹏致辞并寄语。杜鹏代表学校和学院向新生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外国语学院的发展历程。学院设置始于1937年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的俄语系,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于2001年正式命名为外国语学院。杜鹏指出,外国语学院的发展轨迹与党和人民的事业息息相关,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也适逢学院命名20周年之际,这一特殊时间节点对外院学子既意味着挑战,更代表着机遇。杜鹏对现场新生提出两点期待:一是充分利用人大优质教育资源,以学校发展机遇为契机,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形成更加丰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希望人大外院青年学子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教师代表英语系副教授要新乐为新生送上寄语和祝福。要新乐首先对在座学子表示欢迎,谈及择校初心,要新乐表示,美食是自己幸福感最纯粹的来源,也是自己择校时的决定性因素,但正如我们坐在餐厅面对眼花缭乱的菜单却难以兼得鱼和熊掌,人生也常面临各种抉择,而大学则提供了感受和体验的机会,有助于选择和明晰前行的方向,这也正是大学的意义所在。要新乐表示,外语专业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最古老、最蓬勃发展的专业之一,语言作为人类文明延续的密码、不同民族沟通的纽带,更是连接了所有可能性。要新乐祝愿各位新生在人大外院这个充满爱与智慧的平台度过充实且精彩的学习生涯,以语言为工具书写人生的无限可能。
13位2021级新生班主任上台,依次向各位新生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2018级硕士研究生冯欣悦于2020年7月前往内蒙古雅尔根楚学校支教一年。回忆服务初心,冯欣悦表示,自己的家乡教育水平落后、教育资源欠缺,出于反哺乡村的初衷,她渴望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功夫不负有心人,冯欣悦所教的班级英语成绩名列全市前十。为了让孩子们看见更大的世界,在学院大力支持下,冯欣悦发起“见信如晤”活动,通过书信往来,人大学子和雅校孩子互相用文字描绘彼此世界的精彩,这也是一次高校和乡村学校建立长期联系的有益实践。支教期间,冯欣悦的身份由受教育者转变为守护者,由此更切身体会到教师工作的不易,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她也特别向学院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敬意与谢意。
外国语学院2016级英语系本科生吴明键表示,回忆起那一段橄榄绿的浪漫经历,他用三组词语对自己两年的军旅生涯进行了总结。一是圆梦。大一参观校史馆时,吴明键了解到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37年的陕北公学,置身于这样一所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大学,他从那时便埋下红色从军梦的种子,并得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圆了光荣入伍的梦想。二是坚持。吴明键表示,自己从一名地方青年转变成合格军人,又从一名合格军人转变为合格的战斗员,这一系列成长与坚持的品质是分不开的,正是人大铸就了自己坚韧和自强的品格,他也始终坚持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人大人的精神特质。三是责任。吴明键现场分享了金一南将军在《苦难与辉煌》中写给青少年的序言,以此勉励在座新生肩负时代重任、勇担青年使命,以吾辈之青春护世之中华。
2019级英语系本科生王思瀚即将于开学典礼后的第二天踏上从戎征程。学院特别举办了一个简短欢送会,学院党委书记阎芳为王思瀚佩戴绶带并赠送学院纪念品。“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外院学子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和国家许下的青春誓言。
正值建党100周年之际,合唱团学生代表登台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和《新的天地》,开学典礼在昂扬的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