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西华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西华师范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天文学专业本科生相继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9-24 15:13:47    浏览次数:510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学专业本科生卓静、周晓月相继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分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

卓静系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学专业2016级本科生,其在中科院二区《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发表的论文《Variable stars in the 50BiN open cluster survey. II. NGC 869》,西华师范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天文系教师邓李才、王坤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论文从选题到发表历经近三年时间,这是2021年我校天文学本科生在中科院二区发表的第3篇学术论文。

卓静等的研究项目基于西华师范大学天文台50厘米双筒望远镜(简称50BiN)搜集的时序观测数据,通过对50BiN时序巡天疏散星团NGC 869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从中发现28颗变星,其中12颗是此次工作新发现的变星。基于变星的光变曲线特征,在赫罗图上的位置和自行,他们讨论了这些变星的物理性质、分类以及成员星性质。

周晓月是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2018级本科生,其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发表的论文《Galactic open cluster Cepheids ---- a census based on Gaia EDR3》以西华师范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西华师大外聘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陈孝钿博士是论文的通讯作者及第二作者。

周晓月等人从空间位置、自行、视差和演化状态建立独立约束后,对约2000个星团和3300颗造父变星进行普查,确认了33个星团造父变星,其中13个为新发现,特别有意思的是,CM Sct是一颗明显第一次穿过脉动不稳定带的造父变星,DP Vel可能是第四或第五次穿过脉动不稳定带的造父变星。周晓月等人利用等时线拟合得到的星团参数作为造父变星距离和年龄的外部限制,周光关系被优化到了精度为3.5%,对进一步构建宇宙距离尺度和精确哈勃常数有重大意义。同时给出了基于观测的周期年龄关系,将对理论导出的周期年龄关系提供有力约束,通过造父变星周期年龄关系可以研究银河系旋臂的形成和演化。

据了解,我校天文学专业在2016年9月成立时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积极开展学生读书报告活动,引导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并进行全方位指导。学院努力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学生产出高质量成果创造条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