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一瓶瓶五颜六色的颜料,一张张形态各异的空白面具,绘着嫦娥图案的灯笼底下悬着未解的灯谜,连成一排,堆叠起来的月饼旁边,整齐地摆放四色的请柬和各式零食,而身着汉服的老师或同学们或是在互相整理衣冠,或是摆出造型,在镜头前展现中华传统服饰之美。
(猜灯谜)
9月17日晚上6点,在广东省港澳大学生培养示范交流基地内,汇聚了来自广东、新疆、贵州、香港、澳门等全国各地的内外招生以及海外的侨生三十余人,共同参加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学生社区教育管理中心、港澳台侨学生培养办公室、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承办,学生宿舍楼栋联合会协办的“画中秋,迎国庆”中秋晚会,亲身体验中华传统习俗和文化。
(学生身着汉服展示国旗贴纸)
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玉平在致辞中表示,在中秋到来之际,学校多元文化交流与学习工作坊邀请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民族的同学参与迎中秋、庆国庆活动,在实践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感受节日氛围,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今天同样也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三位航天员返回地面的日子,在欢度中秋之时,同学们也要牢记前辈们的付出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致辞最后,李玉平祝愿同学们在今晚的迎中秋、庆国庆的活动中能够获得一份愉快的体验,结识更多新朋友,在暨南园未来的学习道路上与更多的伙伴一起携手并进。
(学生在手绘创作)
随后,现场的同学们开始在自己选定的面具上进行创作。笔尖沾满颜料,勾勒线条,描绘形状,填充色彩……原本千篇一律的空白面具顿时蜕变成为独居特色的作品,凝结着创作者的思维与创意,而一些带有现代元素的表达更是展现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猜灯谜、做灯笼同样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同学们或是在彩绘灯笼前流连,琢磨着谜语背后的答案,或是和伙伴们一起,讨论分享灯笼的设计和做法,在无形之中,又进一步加强了对节日的理解。
(文学院2019级学生 迪丽胡玛尔)
来自2019级历史专业的迪丽胡玛尔是一个南疆姑娘,出于对中秋习俗和节日氛围的好奇,她选择了参加这次活动,并认识到了新的同学:“感觉和不同民族的大家在一起过(节),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这种交流的感觉嘛。虽然我们的节日里没有说(有这种内容),但是有一种‘啊,原来这个节可以这么过’,就是这种感觉。”
与迪丽胡玛尔不同,来自北疆的2019级汉语言文学学生孜吾皮亚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暨大举办的“欢度中秋”活动了。刚入学时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度中秋节的体验给她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因此,当得知今年中秋活动的消息后,她和朋友就决定也来参加。
(文学院2019级学生 孜吾皮亚)
“做手工很有趣,食堂的月饼也很好吃。”孜吾皮亚表示。
2018级广告学专业的薛金有是来自外蒙的华侨,在中华才艺培训基地担任助理,也是当天活动的工作人员之一。对学校举办的这次活动,薛金有表现出了强烈的认同:“其实我很希望,或者说很喜欢学校办一些这种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对于我们华侨来说是比较好的,我们从小可能在异国他乡长大,没有这么接触过这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或传统习俗。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很喜欢这种活动,因为(这)能让我更去了解祖国的一些节日或者是习俗。”
在活动的最后,主办方公布了优秀面具设计的一、二、三等奖,李玉平为获奖者颁奖。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们戴上自己绘制的面具,在快门声中定格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