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从北向南,穿过洞山隧道,进入政务区,在安徽省淮南市最为繁忙的交通路段上,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各行其道,实现了科学分流。沿途交通道口的优化升级,给当地群众的通行带来了全新体验。
“对交通拥堵严重的11个交通道口进行提升改造,实现了道路通行效率最大化,也满足了群众需求。”近日,淮南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两个月的努力,在城市路网关键节点实施“小手术”,不仅打通了城市路网微循环,也更新了交通道口的绿化带,为城市文明增添了色彩。
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淮南市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路不平、水不通、灯不明”等问题,启动黄山北路、黄河路等周边12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在一点一滴“微改造”中推动背街小巷改造。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家住西湖春天小区的市民张九华出门晨跑,在离家不到500米的周集坝公园,享受着文明和谐的氛围。今年7月1日,这个“口袋公园”完成了“微改造”,在保留市民游赏功能的基础上,变身成为党建文化公园,12处主题景观节点将党建党史知识、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文化巧妙融入休闲娱乐活动中,深受群众欢迎。
“微改造”不仅提升了新城区的文明程度,也满足了老旧小区群众的幸福期盼。在开展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淮南市潘集区对老旧小区小巷进行“微改造”,着力解决居民进出难题,尽心营造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