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响应学校号召,积极组织2020级全体研究生利用暑假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9月29日,学院举行2021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交流报告会,特邀多次带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杨倩副教授和杨洋老师担任点评指导教师,2020级、2021级全体研究生参会,会议由团总支书记王博老师主持。四个主题调研团队代表就各自的调研过程和成果作了总结汇报。
激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阴军莉老师指导的调研团队以“信物里的百年党史——从红色信物看百年红色精神的传承”为主题,走进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调研团队参观了博物馆红色教育主题展陈,感悟革命先辈的思想精髓。大家认识到要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用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讲述党的百年峥嵘岁月,接续奋斗,传承红色基因。
走访美丽乡村,探秘共同富裕。李静霞老师指导的团队以“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探寻共同富裕新密码”为主题,在京郊“建筑之乡”韩村河村进行调研。团队成员参观了村史馆、鲁班公园,走访村民,与村领导举行座谈。在这一过程中,大家明白,当地脱贫工作之所以取得成效,得益于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和对基层党建的常抓不懈。
总结示范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杨倩老师带领团队前往浙江台州,开展以“‘山海协作’奔共富,‘校地融合’出能人——浙江台州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示范效应研究”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活动。在当地政府领导的有力支持下,团队成员积极查阅资料,走访调研了解台州湾农业生态园区、大陈岛垦荒事迹以及“方林模式”。他们在调研报告中提到,产业赋能、精神赋能、智库赋能是台州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走访革命老区,寻找女性信仰力量。在吴俊老师指导下,学生团队以“探访革命圣地延安,聚焦女大学生信仰教育”为主题,参观了延安女大旧址、校史馆,与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开展交流学习。通过总结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结合当下社会突出的性别问题,调研团队明确,一定要加强思想建设,培养正确的性别观、消费观和人生态度。
在点评交流过程中,杨倩老师表示,实践调研是当下思政课改革的特色,思政大课要避免形式主义和泛娱乐化,要有创新、有深度,同实践教学相结合,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她从问题意识、数据意识、团队意识和专业意识四方面对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进行了指导。杨洋老师结合自身组织实践调研的经历,从实践开展前、实践过程中和实践活动后几个重要环节提出了实用有效的指导建议。
同学们纷纷表示,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堂真正的大思政课,是提升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能力的良好方式。大家今后将积极用全新视角审视问题,并参与到实践调研中,在社会课堂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用马院学子的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