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10月10日上午,由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易显飞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开题论证会在该校举行。来自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西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课题组成员出席会议。
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谈传生在会上表示,他希望项目团队能以这次开题论证会为契机,在认真吸取各位专家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长沙理工大学办学特色,在前沿科技人文治理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着力学校的交通、土建、电力、水利等行业领域的工程与技术的人文问题,产生出一批高质量的、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和资政报告。
湖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湖南省委党校副巡视员彭富国介绍了湖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发展历程。他对长沙理工大学近年来在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希冀长沙理工大学科技哲学团队瞄准科技发展前沿,紧扣时代脉搏,承担更多学术责任,进一步扩大学科影响力。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陈湘文对课题研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珍惜立项机会,增强课题研究的规划和部署;二是要注重成果推广,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力量;三是要借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打造高端创新团队,不断壮大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易显飞教授作开题汇报。他就项目的学术发展史、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总体框架和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预期目标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子课题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王伯鲁,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红兵,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欧庭高,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万球分别就各自负责研究的内容及下一步研究设想作了发言。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研究情况汇报,审议了相关资料,指出了项目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分别对各子课题的框架设计及后续待研究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与会专家认为该重大项目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立项前已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论证透彻清晰,课题的选题具有独到性,预期成果理论创新性突出,社会应用价值的特色鲜明。
开题论证会专家组组长、东北大学教授陈凡指出,课题论证科学、预期成果实事求是,子课题负责人搭配合理,论证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他建议课题组进一步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研究路线图,科学合理地有序推进。他鼓励课题组的研究要坚持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人文和科技相结合、高校与政府及企业相结合、校内的人文学科与理工科研究资源相结合,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据悉,该重大项目依托我国的自然辩证法学科传统,重点围绕新兴人类增强技术展开人文主义哲学研究,以西方经典人文主义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资源作为理论基础,将“人文数据”嵌入新兴增强技术实践,重塑新兴技术背景下的“技术—人文”关系,实现人文对现代高新技术的创新及使用的有效规约,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长沙理工大学将为该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予以全方位支持,确保课题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