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河北大学> 头条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发布时间:2021-10-19 17:29:21    浏览次数:780    来源:干部培训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雄安: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雄安新区为河北省管辖的国家级新区 ,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雄安新区包括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截至到2020年11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雄安新区常住人口为1205440人。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位于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中部、南拒马河下游南岸,在大清河水系冲积扇上,属太行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的过渡带。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有南拒马河、大清河、白沟引河等河流过境,白洋淀位于境内。境内有京雄城际铁路、津雄城际铁路、固保城际铁路和京石城际铁路等过境,有G18荣乌高速公路、G0211津石高速公路、G45大广高速公路、S7津保高速公路、京雄高速公路等高速横贯全境。2019年8月30日,雄安新区设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2019年12月,雄安新区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

雄安干部培训、红色教育、党性教育培训基地:

安州烈士塔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安州烈士塔位于白洋淀西南部的安州镇西角村,始建于1946年,1955年重修,同年7月15日竣工,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八角形五层砖塔高30米,周长21.6米,坐北朝南.第一层(底层)有石碑三座,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刷红大字,背面是长达629字碑文,记录着白洋淀人民历次革命战争的英雄业绩和对先烈的无限的深情。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基地简介:

安州烈士塔是白洋淀重要的革命文物.烈士塔内祭奠着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的牺牲的祖籍为白洋淀的烈士.主碑右侧竖有1.85米高的青石碑1座,刻有白区的4名烈士英名,抗日战争时期的1177名烈士英名.左侧竖有1.9米高的青石碑一座,刻有解放战争时期的474名烈士英名.第二层竖有镶嵌在墙壁内的0.55米青石碑1座,刻有抗美援朝时期的106名烈士英名.还有陈列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分区的地委"尹景汾同志千古"的灵牌.第三层陈列着熊焕章烈士遗像。安州镇烈士塔始建于1946年,1956年竣工,1988年被定为安新县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4月确定为安新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米家务烈士陵园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米家务烈士陵园,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雄县米家务镇政府南100米路东,始建于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米家务烈士陵园设有烈士事迹展厅、接待室、办公室,建造烈士名录墙一座,门庭牌坊一处,硬化地面1280平方米,绿化1324平方米,陵园共计占地5.9亩。米家务烈士陵园是河北省百个红色旅游基地、保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雄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基地简介: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3月,旷伏兆调任冀中军区第十军分区政兼冀中委书记时,刘秉彦是军分区司令员。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米家务镇烈士陵园建成。刘秉彦、旷伏兆两将军遗骨均埋葬于此。

抗日战争时期雄县米家务是平、津、保抗日根据地三角中心地区,米家务镇是传统的革命老区,是原晋察冀边区冀中十分区司令部、十地委、十专署所在地。原十分区司令员刘秉彦将军(曾任河北省委书记、省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委旷伏兆将军(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铁道兵第二政治委员)曾带领和指挥全分区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战斗。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创办于1912年的河北省保定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停办于1923年,校址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在原址上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因办在保定,习称保定军校,共办了九期,1923年停办。2006年5月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基地简介:

1901年11月,李鸿章病逝,袁世凯到保定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小站的练兵教员根据《辛丑条约》不准驻扎天津附近,于是亦移至保定。

1902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保定东关外创练常备军(新军)并设军政司(旋改督练公所),下设兵备、参谋、教练三处,分别由刘永庆、段祺瑞、冯国璋任总办。5月,经袁世凯奏准,在保定东关外开办“北洋行营将弁学堂”,由冯国璋任总办(即校长)。

1903年2月袁世凯奏请开办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兵官学堂、陆军大学堂,进行正规军事教育训练。1903年于保定东关外,建成“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

1903年8月,学堂开始第一届招生。

1906年,为了统一兵制,将兵权收回中央,清政府设立陆军部,同年8月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停办,在该校旧址创立全国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直属中央管辖。

1906年-1911年分别在保定校址开办: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

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总统后,任命段祺瑞为陆军总长,当年七月,经陆军部批准把陆军预备大学堂搬至北京,并更名为陆军大学。10月,于保定原址开办陆军军官学校,第一任校长为段祺瑞亲信赵理泰。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两广、两湖、江西安徽江苏福建四川等省籍的军校学生,利用军校放暑假期间,纷纷跑到江西等地参加反袁作战直到3月底才辗转返校。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直系军阀将投降后的皖系第十五师官兵收容在保定军校内,由于未能及时得到军饷,十五师官兵发生哗变,将军校洗劫一空,并纵火焚烧了校舍房屋。曹锟派兵前来镇压时,又趁机掠走步枪2000支,骡马300匹。以致学校无法复课。

1923年8月保定军校停办。

保定军校停办后,曹锟在漕河办的讲武堂移至军校旧址。曹锟倒台后,该讲武堂停办,军校先后成为直系、奉系、国民党等军队的兵营,每换一次防,校舍便遭一次破坏。

1937年“七·七”事变后,这里成了日本侵略军在保定的重要基地。

1945年日本投降后,校舍被拆毁。保定解放后,军校改建为农场,又改为畜牧场。

1993年保定军校遗址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同年6月成立了保定军校纪念馆筹建处。

1995年又在军校遗址上建成了仿原军校建筑风格的纪念馆第一期工程。

2002年,扩建为12亩,修复了检阅台。

2002年9月,投资1.4亿元建成了华北最大的保定军校广场对外开放。

2003年10月保定军校纪念馆正式开馆。

2006年5月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1912~1923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本斋烈士纪念馆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马本斋纪念馆始建于2001年,它的前身是马本斋母子烈士陵园。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马本斋烈士纪念馆入选。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基地简介:

马本斋烈士纪念馆位于河北献县本斋村北,该陵园于1999年被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6月,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决定筹建民族英雄马本斋纪念馆。纪念馆从2001年春开始施工,2002年8月竣工,至2005年11月中旬首期布展完毕。2005年马本斋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省十大红色旅游重点景区,2006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坐落于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城南庄村。1972年,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教育激励后人,阜平县委、县政府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毛主席居住工作过的地方建起了城南庄革命纪念馆,1974年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在城南庄革命纪念馆的基础上改陈扩建,更名为“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基地简介: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520平方米。纪念馆分为展览区、室外雕塑区、后山旧址区和生态休闲区。展览馆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广场占地6300平方米。纪念馆运用大量珍贵的照片、文物以及先进的声、光、电、幻影成像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了晋察冀军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创下的光辉业绩。 2005年,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之一,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河北最美30景之一。2015年08月13日,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198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设3个展厅6大部分,即:“抗战期间我军领导人在白洋淀”、“雁翎队战斗事迹”、“雁翎队使用的主要水上武器、工具”、“石少华在抗战时期间关于白洋淀摄影照片”、“雁翎队大事年表”、“作家艺家作品”。此馆内容翔实、丰富,生动的反应了白洋淀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艰苦的斗争生活和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

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基地简介:

雁翎队纪念馆座落在白洋淀中心的白洋淀文化苑景区,建筑面积2566平方米,馆名是由曾率部驰骋冀中战场的开国上将吕正操在99岁高龄时亲笔题写的。它分设序厅、全面抗战的爆发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侵华日军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队与水上游击战、端岗楼拔据点、惩处汉奸为民除害、喜迎抗日战争的胜利、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雁翎精神等18个主题鲜明的展厅。通过大量翔实、丰富、珍贵的历史照片、图表、文献资料、流传下来的实物,形象雕塑等,以及运用电光声、三维动画立体成像、大屏幕投影等现代化艺术手段,生动再现了闻名中外的白洋淀雁翎队,神出鬼没、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地打击日寇的生动场面和光辉战斗历程,领略昔日烽火之旅的新亮点。以“红色”(雁翎队纪念馆)为主体,借助其它资源成为红与蓝(天蓝水清碧波荡漾)、红与绿(世界名荷园、荷花淀等自然生态)、红与古(康熙水围行宫、沛恩寺)、红与俗(嘎子村民俗风情)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形成综合性高品位的典范之作,具有叠加的特点,交相辉映,迸发出比单体红色旅游景点有更大的吸引力。

由于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建设规范、展品丰富、观众踊跃,在中红网、中宣部《党建》和红旗出版社等单位开展的评比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白洋淀文化苑董事长袁大炳被评为中国十大红色旅游人物。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激发河北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全省人民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而努力奋斗,河北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命名第三批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27处。其中,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榜上有名。

以上就是关于雄安及雄安的一些党性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基本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