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国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国海洋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Microbiome刊发张玉忠教授团队海洋微生物驱动有机硫循环研究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1-10-21 09:15:23    浏览次数:238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10月16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高等研究院张玉忠教授团队与山东大学等单位合作,在国际微生物学领域主流期刊Microbiome在线发表题为“Biogeographic traits of dimethyl sulfide and 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 cycling in polar Oceans”(极地海洋中DMS/DMSP循环的生物地理学特征)的研究论文。博士研究生滕兆洁与海洋生命学院秦启龙副教授为并列第一作者,海洋生命学院李春阳副教授和陈银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中国海洋大学为通讯作者单位。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phoniopropionate, DMSP)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是海洋细菌的重要营养物质,也在全球硫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不同种类的DMSP裂解酶将DMSP代谢为挥发性的二甲基硫(dimethyl sulfide, DMS)。DMS被认为是一种“冷室效应气体”,大气中的DMS可能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极地海洋与低纬度海洋海水来源的宏基因组样品和宏转录组样品中微生物来源的DMS/DMSP循环相关基因的生物地理特征。结果表明,与低纬度海洋相比,极地海洋中DMS/DMSP循环相关基因的丰度更高,并具有独特的生物地理分布特征。DMSP脱甲基酶(DmdA)、DMSP裂解酶(DddD、DddP和DddK)和三甲胺单加氧酶(Tmm,将DMS氧化成二甲基亚砜)的编码基因是参与全球DMS/DMSP循环的最普遍的细菌基因。在极地海洋DMS/DMSP循环中,α-变形菌纲和γ-变形菌纲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极地海洋中DMS/DMSP循环中的生物地理特征与采样深度显著相关,而与地理距离的无明显相关性。在极地海洋中,影响DMS/DMSP循环生物地理分布的关键因素并非扩散限制,而是表层和深水生境的差异。

极地和非极地低纬度海洋中细菌DMS/DMSP代谢概念图

张玉忠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长期从事海洋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海洋学研究,近年来在海洋微生物驱动的碳、氮、硫元素循环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本次在Microbiome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是该团队在海洋微生学与微生物海洋学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新进展。

该论文由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等单位的相关学者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