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华中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华中农业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全国首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决赛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21-10-21 14:27:37    浏览次数:307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10月16日至17日,全国首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决赛在我校举行。本次比赛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议组主办,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承办。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全国26所高校的14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决赛。

全国首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决赛在我校举行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青平致辞(学通社记者 姜虹艺 摄)

16日上午,决赛开幕式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我校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青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代表学校对与会人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和支持我校及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发展的各位领导和业内学者表示感谢。青平高度评价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实现绿色生产和保护绿水青山中的贡献,希望本次大赛可以进一步培养青年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现“五育并举”,增强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共同推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新农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首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决赛在我校举行

竞赛现场(学通社记者 常钊 摄)

全国首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决赛在我校举行

监考老师检查选手实验(学通社记者 梁晋祺 摄)

决赛分为实验技能操作和施肥方案设计两部分。其中,实验技能操作在我校主楼资源与环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进行。各参赛队伍以三大粮食作物中的一种为施肥对象,根据提供的试剂和仪器目录选择和开展相关养分含量的测定。竞赛评审委员会人员根据各个团队确定的分析指标、采用的测定方法、仪器操作的准确度和熟练度进行打分。施肥方案汇报答辩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26支决赛队伍通过查阅文献明确作物营养特性,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设计作物施肥方案,并依次进行PPT汇报答辩。

我校参赛队伍选择玉米为施肥对象,在分析了土壤的pH值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后,提出了不同生育期的施肥方案,以满足植物整个生育期的需求。南京农业大学的参赛队伍分析认为,我国粮食生产代价过高,资源环境压力巨大,在对土壤样品进行了分析之后,该队伍选择以水稻为施肥对象,优化了土壤施肥方案,倡导“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沈阳农业大学以春玉米为施肥对象,采用测土配方-养分平衡法,结合春玉米生长发育特点、养分需求规律及测试土壤条件,确定肥料施用量,倡导农业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赛队伍依据测试结果和小麦生长作物养分需求规律,以养分平衡为基本原则,通过养分需求和施肥校正系数确定肥料施用量,将“增锌”“加氮”和“补钾”几个特点体现在培土施肥方案中。

全国首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决赛在我校举行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谭文峰主持闭幕式(通讯员 郝森森 摄)

经过两天的比赛,全国首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决赛落下帷幕。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参赛团队共同获得特等奖;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8所学校的参赛团队获得一等奖;海南大学北京农学院贵州大学等14所学校的参赛团队获得二等奖。闭幕式上,评审组委会副组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胡红青肯定了参赛队员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同时他也提到同学们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希望同学们可以勤学苦练,强化专业知识,做一名优秀的农资人。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吕守华代表承办单位对获奖团队表示祝贺、对辛苦付出的评审老师表示感谢,并希望同学们可以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为顶尖专业人才。

“此次比赛让我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专业,激发专业学习志趣。”中国农业大学段明鸣同学说道,“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的学生,我将更加坚信自己的人生追求,立志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立志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时代青年,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本次竞赛组委会主任、第八届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议组秘书长、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邹建文教授谈到,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为目的,旨在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增强学生的绿色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