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华东理工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档案馆携手洁净煤所共守华理记忆

发布时间:2021-10-21 16:40:11    浏览次数:285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10月15日下午,在洁净煤所的帮助下,档案馆馆长王惠文等专程来到该所,将于遵宏教授的一批实物档案接收进档案馆。

为丰富馆藏资源,强化我校特色人物档案搜集工作,档案馆主动联系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就于遵宏教授生前的实物档案归档工作进行协商。洁净煤所高度重视于遵宏教授的实物档案保护、收集工作,多次与档案馆沟通协商相关事宜,并安排专人对于遵宏教授生前的档案进行精心整理、分类汇总,并对某些有特殊历史价值的实物档案进行针对性地收集、抢救和保护。



图片说明:于遵宏教授编写的教材讲义‍

是日下午,档案馆工作人员在现场共接收到于遵宏教授生前工作期间大量有价值的工作笔记、手稿讲义、教学教材、科学实验记录本、手绘图纸、奖状、聘书等珍贵档案资料共计百余件,其中包括了于遵宏教授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所指导学生的硕士、博士论文,编写、绘制的教材讲义及装置图纸、科学研究笔记等,如《德士古气化炉流场速度分布测试、停留时间分布测试、流场数学模拟》《重油气化炉的设计》《新型喷嘴器装配示意图》。



图片说明:于遵宏教授工作记录本‍

一页页手稿、一张张笔记、一份份讲义还原了于遵宏教授生前为了教学、科研事业呕心沥血、埋头苦干的工作场景,再现了他“杏坛丹心育英才,顶天立地做科研”的拼搏精神,这些实物档案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教育元素,是于遵宏教授留给华理师生的最后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图片说明:于遵宏教授手绘工艺流程图纸

接下来,档案馆将持续加大档案收集力度,并继续以名人档案实物、手稿、影像资料等为素材,深度挖掘我校“大师”拼搏印记,传承“大师”奋斗基因,让更多师生了解“大师”们的奋斗故事,依托档案守护好华理记忆,讲述好华理故事。



图片说明:于遵宏教授的部分荣誉证书

于遵宏简介:

于遵宏(1936-2008),1960年在本校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讲师,1982年6月破格晋升副教授,1988年8月晋升教授,1993年由国家教委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6年9月至1987年2月在前苏联门捷列夫化工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1991年11月至1992年11月在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于遵宏长期从事渣油气化、水煤浆气化、天然气转化过程工艺与装备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天然气蒸汽转化炉辐射传热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描述气流床气化过程的区域模型以及系统的气流床煤气化过程的开发研究方法,填补了国内该研究方向的空白。他所开创的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是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第一次出口欧美发达国家,也是当年度中国高校海外专利实施许可费标的最高的项目,曾获2006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一系列科技奖励。于遵宏教授带领团队,二十多年如一日,矢志不移研发中国人自己的大型煤气化技术,他所提出的“汗水哲学”,就是对“勤奋求实,励志明德”华理校训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