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内蒙古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内蒙古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师生寻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

发布时间:2021-10-29 10:24:31    浏览次数:716    来源:内蒙古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十月的塞北寒意已浓,位于武川县境内的大青山区已是寒风凛冽。10月16日,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师生迎着朝阳,走进大青山革命老区,重温烽火岁月的红色故事,传承抗战英烈的红色精神。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师生寻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


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力量,在这里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周围峰峦起伏,最高山峰海拨2255米,平均海拨1700米。这里山脉连绵不断,沟壑纵深,林木繁茂,地形十分险要。抗日战争中,大青山抗日游击队的指战员在敌我力量悬殊、环境十分险恶的条件下,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留下了大青山抗日军民奋勇杀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奏响了一曲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颂歌。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师生寻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


在大青山深处的一个山沟里,一幢红色的建筑耸立在绿树环绕的高地上,这座建筑就是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

一路拾级而上,进入展馆迎面看到一副巨大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立体地图,展示了大青山根据地的全貌。展馆陈列项目还包括以抗日战争、大青山之鹰、全民抗战、决战大青山、抗战胜利为主题的五个展厅。展厅内既有真实记录当年日军侵华罪行、大青山抗日军民同仇敌忾艰苦抗战的图片,也有抗日将士在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中使用过的物品以及缴获的日军战利品。一幅幅陈旧的图片记录着那段悲壮的历史,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再现了当年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师生寻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


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建立于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初期。1938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创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8月,八路军120师组建的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协同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晋察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和所属游击四支队,共2300多人开始挺进大青山。10月初,部队越过平绥路挺进大青山腹地,经过艰苦的努力,逐渐创建起了包括绥东、绥南、绥中、绥西四块根据地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从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开始创建起,八路军和蒙汉各族人民就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殊死搏斗。从1938年9月到1942年10月的4年时间里,共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俘虏近千人。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师生寻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


令人最动容的是展览室里一件件陈旧的八路军装备,遥想当年,每人不足五发子弹的八路军在冰天雪地中同日伪军作斗争,竟能坚持四年之久,这不仅与八路军战士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和家国意志有关,更与我们共产党的“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人民政策有关——攻克乌兰花、蜈蚣坝伏击战、得胜沟粮食保卫战、抗战英烈闫氏三兄弟、“八路采购”张润喜、地下党员张二虎、背磨力士白生宝…………在那段艰苦岁月里,1000多名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战士的鲜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一个个抗战英雄事迹鲜活而又感人,这一切都离不开大青山四千多名乡亲的帮助。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师生寻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


走出展馆,正是正午时分,风也小了许多,太阳的光辉洒在远处青灰色的巍峨的山轮之上,苍茫辽阔,浩荡无垠。长眠于此的抗战烈士们虽然不会看到这里美丽的景色,但他们留下的山精神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齐辉,也将鼓舞着后来的人们共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师生寻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


寻访结束后,师生们感慨万千,被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深深感动。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将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践行在学习生活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把大青山抗日斗争的“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好,保护好,这样才无愧七十多年前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