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11月2日中午,教学服务教工党支部开展学习活动,集中观看了讲述铁道兵的主题影片《峰爆》。
观影前,总支委员丁锐同志对今天的学习活动进行了动员:为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为持续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深刻认识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学习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传承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支部组织了本次观影活动,并对学习活动提出了观后讨论的要求。
这是一部灾难片题材,电影故事以一座行将修建竣工的隧道为展开,因为全球地质变动的影响,一场史无前例的地质灾害令隧道和附近的县城危在旦夕,16万人深陷险境,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唯有炸毁山峰,改变塌方的方向才能化险为夷,退伍的原铁道兵父亲洪赟兵与研究爆破的儿子洪翼舟,两人如何完成这一任务,成为了电影塑造英雄,解救16 万生命的主线。
观影结束后,党员颉倩同志说到:灾难片我看过不少,比如《唐山大地震》《地心营救》《后天》《流浪地球》等,但是,这一部电影,则展现了铁建人的故事,影片中的高铁桥梁、隧道施工等等场景,都是如此熟悉,回想每次外出坐高铁的路途,那一条条尚未修好的高铁线路,都是满满的自豪。影片中,除了电影场景震撼,带给我身临其境之感,作为一部被评论为“中国灾难片的难得佳作”我另有感受,认为《峰爆》赢在精神。大灾大难面前,尽显国家制度优势。我们有全国一盘棋的联防联控机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面对地质大灾难,《峰爆》也有具体体现:当预测巨型滑坡将要来临,县城16万老百姓危在旦夕时,国家能迅速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救援,这就是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党员丁锐同志谈到:《峰爆》的故事,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陈数饰演的丁总在得知唯一保住16万人生命只有炸掉隧道时对基地工人说的那段话,让我印象很是深刻:“在灾难面前,西方人的传说是诺亚方舟,我们祖先的故事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中国人只相信自己创造的奇迹!灾难面前,生命至上!;家可以重建,人必须活着;我们的前身铁道兵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军队,今天的我们依旧是一支能打仗,敢牺牲的部队。”我也觉得,正是有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所以我们不会轻易服输,几代铁建人,参加了成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再到现在的沪昆高铁,使西方人视为地质禁区的贵州喀斯特山区如今也是高铁四通八达、公路县县通,这就是一种精神。
影片还展示了中国人的友善。《峰爆》的男主角、铁二代洪翼舟,还有他的已经退休的曾经当过铁道兵的父亲,表现出了不惧生死、舍己救人的大无畏精神。
上一篇:我校人大换届选举投票工作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