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11月14日,2021年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决赛在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举办。本次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华南农业大学承办,来自全省40所高校的71支队伍共202名学生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展开一场实验思维与手艺的“云较量”。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姜琳、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邓诣群等出席决赛启动仪式。
决赛启动仪式
姜琳在致辞中表示,大赛立足实验技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大赛举办二十年来,为广东省创新发展和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提供了优质的人才储备。她希望参赛学生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坚持“求实、求真”的理念,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邓诣群代表学校向一直关心和支持大赛举办的领导、评委和各参赛兄弟院校师生表示感谢。他介绍了我校及生物学学科的基本情况以及赛事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表示大赛不仅为高校师生搭建了一个同台竞技、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华农提供难得学习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大赛评审组组长阳成伟代表全体评委承诺,将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和评审纪律,严格履行评委的职责,做到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全力做好评审工作。
比赛现场
据悉,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省的753支队伍共2114名学生报名参加,各高校遴选推荐167支队伍进入省赛初赛。最终,71支队伍入围决赛。考虑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决赛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所有参赛队伍都在所属高校参赛。决赛赛制对标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包含实验操作、ppt展示等环节,考验选手的操作水平、表达能力与临场发挥的能力。 参赛队伍的项目设计紧扣“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既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又体现了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如华南农业大学的项目利用从小麦麸皮中提取的草酸氧化酶来快速检测日常果蔬类食品中的草酸含量,为人们通过合理选择和控制饮食有效预防草酸钙结石提供科学依据。团队成员曾淑贞介绍道:“现在许多人深受结石症困扰,我们想通过研发快速检测试剂盒,帮助人们减少日常草酸摄入量,从而降低患草酸钙结石的风险。”据介绍,团队在研制试剂盒时曾因琼脂粉的吸水效果差而屡屡受挫,经过反复更换材料和多次试验,最终选定了凝固效果更好的树脂,解决了这一难题。 同样来自我校的“应用微滴式数字PCR方法对羊肉片掺假动物源成分的检测”项目成员王宇祺告诉记者,该实验项目的灵感来源于一顿火锅。“当时吃到了掺假的肥羊片,便想运用学过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对羊肉片进行检测。”据悉,该团队通过选择和优化羊肉片等肉制品DNA抽提方法,建立基于微滴式数字PCR的更精准的羊肉片中混杂其它动物源成分的检测方法。该项目贴近生活,实用性强,为相关部门更好地管理羊肉制品的生产销售行业、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提供技术参考。
决赛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
参赛项目不仅将生化实验与健康生活主题结合,更关注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力求“变废为宝”。例如,华南理工大学的项目以刺梨渣为实验原料,开发一种更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美白的面膜产品;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的项目结合前期农村科技特派员扶贫下乡调研的结果,发现清远地区的农产品“八月瓜”在化妆品制备中大有可为,决赛的项目就是制作以八月瓜为原料的保湿抗初老面霜。
据悉,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自2001年由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办,于2008年晋升为省级赛事,并于2015年被列入广东省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0届。20年来,大赛围绕大湾区健康产业、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进行项目设计和实验,大赛的赛制、形式也为适应新形势、新问题不断作出改变和创新,累计参与师生人数达4万余人次,获中国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广东科技报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