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国人民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创新与课程思政研讨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1-11-23 14:23:31    浏览次数:228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官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11月20日,“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创新与课程思政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由北京高校数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数学会经济数学分会、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联合举办。以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二层报告厅为主会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特邀嘉宾,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孙洪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冯荣权,中国地质大学理学院院长、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世臣,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院长、教育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于永光参加主会场会议。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鲁涛、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教授李鹤受邀参会并先后进行了主题发言。数学学院教师、部分博士研究生主会场参加会议。

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线上,共话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创新前沿议题。

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柯媛元参加研讨会并致辞。她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科教育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数学学院的发展现状,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助力交叉学科研究以推动数学学科发展,推动大学数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上午的论坛分别由赵鲁涛、李鹤、柯媛元作报告,并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探讨。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黄志勇主持。

赵鲁涛分享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创新实践。针对“学生得到的价值引领不足”“课堂参与度不高”等教学痛点,运用数学课程教学“多维度、双通道、全链路”的创新设计框架,通过教学内容、手段、模式、评价等创新产生辐射效应,取得良好成效。李鹤从自身教学创新的历程出发,讲述了对“内容为王,形式是金”教改理念的实践,展现了个性化教学的出色成果。柯媛元阐释了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核心、方式和着力点,表达了对课程思政的期望:“世界在变,学生在变,永不会变的是对三尺讲台的敬畏之心与深爱之情”。

下午的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4位教师主讲,柯媛元主持报告环节。讲师贾鲁军以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为例,分享了以信息化手段激励学生成为学习主角的教学创新实践。副教授张春华呈现了通识核心课《量化推理》案例化教学的教学特色以及多个教学创新要点。副教授胡长英从“玩、用、做、融思政于课堂”四方面总结了让微积分“流行”起来的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教授龙永红以“面向新文科的 ‘三四五’立体化数学教育体系与教学模式”为题,总结了大学数学教学中遇到五个方面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法,阐述了通过全面开展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相关制度机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创新,系统构建面向新时代、人文社科专业的立体化数学教育体系。

与会特邀专家对报告逐一进行点评,详细深入探讨。线上线下参会老师们讨论、交流了新时代对大学数学教学创新、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学课堂的思考。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将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