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12月15日,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我校、中南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学院4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专家,在我校举办集体备课会。
中南大学刘方平副教授、湖南科技学院何宝君副教授、我校李国亮博士、衡阳师范学院翟光艳讲师、中南大学李淼磊博士、我校邓琴林博士,分别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融入教学进行说课。
刘方平重点讲述了对《决议》的学习心得。他认为,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3份历史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何宝君以“如何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为题,结合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评价,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进行了深刻的学理阐释。
李国亮分析了党的历史上三个“历史决议”内容与特点,将其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地位相融合,角度新颖。
翟光艳分享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教学的路径与方法,并认为要把深入研究阐释《决议》作为推动全会精神融入教学的前置性任务,主动学习、结合实际,真正做到以研促学、以学促教。
李淼磊认为,要充分认识制定《决议》的必要性,以《决议》指导“概论”课教学,培养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以德施教、立德树人。
邓琴林认为,概论课教学从马列主义理论谱系出发,要有立足中国、环顾世界、纵贯古今的大视野,以“大历史观”努力讲好“两个确立”。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小清、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廖雅琴、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斌、我校思政教育中心副主任杨小军分别对本次集体备课作了总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期望4校间有更多交流,共同推动思政课教学发展。
推进新思想的“三进”工作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此次集体备课活动是我校思政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思政课教学“五个一”(即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有影响力和有创新的集体磨课、集体备课、公开示范课、团队教学竞赛、实践教学活动)建设要求的常态化举措。
杨小军表示,各位老师的课程展示具有理论深度,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此次集体备课会,既增进了各校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学,又通过主题研讨,提升了思政课的理论性、时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