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国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国海洋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牡蛎分会在青成立 李琪任首任会长

发布时间:2021-12-24 14:28:03    浏览次数:207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12月17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广东佰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和国家贝类体系支持的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牡蛎分会成立大会暨牡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青岛举行。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书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于秀娟,原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国范,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茂椿,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郭鹏,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王晓训等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出席会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执行秘书长王雪光主持会议。

李书民指出,牡蛎产业是中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牡蛎养殖是中国沿海地区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牡蛎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链条相对较短、产业集约化程度偏低、风险抵御能力不强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牡蛎分会顺势而生,任重道远。希望牡蛎分会能够充分发挥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希望牡蛎分会全体人员不负厚望,为推动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于秀娟表示,总站将支持分会工作开展,动员水产技术推广品系和水产协会系统的优势力量,积极推动开展牡蛎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加快转化科技成果,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共同推动牡蛎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郭鹏指出,举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牡蛎分会成立大会暨牡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既为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牡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也为山东深化科技合作、打造渔业开放新高地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王晓训表示,通过本次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牡蛎分会成立大会暨牡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的举办,为深入系统地研讨牡蛎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支撑技术,为促进牡蛎产业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增强产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机会。

杨茂椿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牡蛎分会成立,汇聚了牡蛎产业产、学、研等各领域的专家、管理人员和产业人士,围绕“牡蛎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交流智慧、促进合作,对全国牡蛎产业健康发展、科技创新,对水产事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今后多支持和参与分会的工作,大家携手为国家牡蛎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校水产学院院长李琪指出,牡蛎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北方水产养殖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了维护这一产业的整体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牡蛎分会的作用,要通过加大分会的工作力度,来加强行业组织性、凝聚力,完善产品质量规范,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通过协会引导下的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引导企业公平有序竞争,合法经营。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右)为李琪颁发聘书

会议聘任李琪担任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牡蛎分会首任会长,聘任包振民院士、张国范研究员为牡蛎分会名誉会长,聘任喻子牛等15位学者为分会副会长,聘任曾志南等8位学者为分会常任理事,聘任安海霞等10位学者为分会理事。

论坛期间,郭希明、喻子牛、薛长湖、李莉、李琪、徐晓丽、慕永通、曾志南、李琼珍、谭林涛10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报告。对国内外牡蛎遗传育种、产业应用、产品加工、发展现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作了详细介绍,并就强化牡蛎养殖和流通加工,牡蛎产业整体学术研究、产业发展、产学研结合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中科院南海所、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广东佰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120余人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会议。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