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近日,江苏省常州市残联在第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全面完成的基础上,根据“入万户、解难题、办实事”专项行动排查出来的短板弱项,紧扣常州市“532”发展战略,系统梳理、分类研究,推出第二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共七个项目,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二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中,既有直接影响残疾人士日常生活工作的康复理疗、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等内容,也有为残疾人士休闲娱乐提供便利的项目,可谓关照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龄心智障碍青年‘星工坊’项目”旨在打造江苏省首家大龄心智障碍青年职业发展和托养服务的“残疾人之家”。“星工坊”由日间工作坊和自主生活中心构成,为心智障碍青年提供生活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艺术培训,组织心智障碍青年在生活助理的帮助下共同生活,锻炼他们离开父母后的独立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无障碍影院”建设项目将联合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市电影放映协会,在该市有条件的影院开展残疾人无障碍“观影”试点,成立1—2家院线“无障碍影院”,通过购置无障碍电影播放设备、引进无障碍版本电影,让残疾人特别是盲人群体可以同步“观看”在院线上映的电影。
盲人“观看”无障碍电影
2022年,常州市残联将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提标扩面”项目,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掌握15—17岁残疾青少年总人数和残疾类别,结合该市实际,推动0—14岁残疾儿童康复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并将15—17岁残疾青少年康复训练纳入救助范围,拟为1200余名残疾儿童及青少年开展康复救助,基本实现“应康尽康”。
“互联网+远程居家康复服务”项目将为有康复需求的功能障碍者提供定期上门评估、制订训练计划、线上康复训练指导等一系列“互联网+远程居家康复”服务,有效预防和减少残疾的发生、发展,同时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培育“常有颐康”康复服务品牌。
“互联网+远程居家康复服务”项目
“残疾人之家”提升改造项目旨在推进“残疾人之家”硬件提升建设和服务载体扩容。一方面推进“残疾人之家”达标升星级,另一方面在常态化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服务康复训练、法治维权等服务基础上,拓展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合功能,将其打造成基层残疾人服务“共同体”与残联工作的枢纽。常州市明年拟完成30家以上“残疾人之家”提升改造,打造“常有众扶”服务品牌。
此外,常州市残联的第二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还包括“残疾人证审核发放‘一减两增’”和“残疾人公共服务‘一网通办’”两个项目。2022年,常州市将优化简化办证程序,启动惠残政策提前告知服务,残疾人证审核发放时间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对新办证的残疾人增加随证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告知书和新持证残疾人惠残政策告知书,实行惠残政策一次性告知。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市域通办”“跨省通办”,残疾人证申领、残疾人就业年审、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助学补贴申领等共计17项公务服务事项纳入常州全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和残联业务平台,接入“我的常州”公共服务板块,精简办事材料、时间和跑动次数,全面提升残疾人办事的便捷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