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师生赴韶关乐昌开展抗战时期学校迁移史的资料挖掘与拍摄工作

发布时间:2022-02-22 09:37:36    浏览次数:435    来源: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为落实广东省政府关于“加快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的工作部署,做好学校校史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工作,并结合课程思政示范学院建设, 2月16—17日,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曾秀兰教授带领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孙林副教授、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刘汉波副教授等师生一行6人赴韶关乐昌市开展抗战时期仲恺学校迁移史资料挖掘与拍摄活动。拍摄组在乐昌拍摄期间得到了乐昌市华南研学工作专班,文广旅体局、档案馆(市志办)、博物馆等职能部门,乐城街道办以及张溪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拍摄期间乐昌市副市长张杰接见了拍摄组。



2月16日,在乐昌市文广旅体局李启平副局长,乐昌市博物馆副馆长白和琴、乐昌市档案馆副馆长陈懿茜、华南研学工作专班成员何昆亮老师、乐城街道办党工委委员曾硕等的陪同下,拍摄组一行到我校抗战时期位于乐城街道张溪村的办学旧址进行访谈与拍摄。全面抗战爆发后,我校共经历了5次迁移。其中1940年9月-1944年8月,学校转移到乐昌县西乡桂花村(现属张溪行政村),在乐昌共办学3年11个月,为抗战时期异地办学时间最长的阶段。拍摄组首先参观了当年教师们居住的旧居和当年校舍旧址,因年代久远当年的旧居仅剩一栋,而当时上课的简易房子如今仅剩空地;接着对何昆亮老师及部分知情村民进行了访谈与拍摄;最后到当年高级蚕桑科师生用于蚕种冷藏保存的山洞进行走访。拍摄组看到这些遗址遗迹在不断消失,见证人和知情者也在慢慢消逝,感觉到更有责任、有义务去挖掘与重现这段尘封的、模糊的历史;同时体会到“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精神和爱国、爱民、爱校的家国情怀。




2月17日,在何昆亮老师和白和琴副馆长等的陪同下,拍摄组到位于坪石镇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参观调研。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为国立中山大学等学校的办学旧址,曾秀兰教授一行先后走访了陈家坪(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旧址)、坪石老街(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旧址)、广同会馆(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旧址)、定友图书馆旧址、武阳司村(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旧址)、王亚南故居等地,再次亲身感受到抗战时期广大师生艰难办学、求学的经历及在流离中坚持学术理想,在动荡里坚持抗日救亡的精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