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青岛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青岛科技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罗细亮教授团队在细胞内原位实时成像和定量分析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2-03-02 10:28:28    浏览次数:404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化学院罗细亮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自组装的DNA纳米平台,用于细胞内miRNA的原位成像和定量分析。该成果以“A Cell-Anchored and Self-Calibrated DNA Nanoplatform for in situ Imaging and Quantification of Endogenous miRNA in Live Cells: Introducing Two Controls to Normalize the Sensing Signals”为题发表在中国化学会旗舰期刊《CCS Chemistry》。



miRNA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重要的生理过程。异常的miRNA表达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有关,如恶性肿瘤。因此,准确监测细胞内miRNA水平对基础生物学研究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发展的RT-PCR、Northern印迹和微阵列筛选等方法虽然已在细胞裂解液实现了miRNA的检测,但无法适用于活细胞中的原位检测。荧光成像技术具有原位成像、可视化、分辨率高和无创性等优势。然而,传统的荧光传感体系受到信号输出不稳定、探针递送效率低等影响,鲜少能够实现的细胞内定量。

文章设计了自校准的DNA纳米体系,可用于细胞内miRNA的原位成像和定量检测。该体系由五条DNA链自组装而成,且末端标记了胆固醇,能够有效地锚定到各种细胞中。此外DNA纳米结构中设计了多光控位点,能够“定点定时”通过远程光控来调节探针结构和体内的荧光信号。该体系创新性的提出了“双参比”策略,利用两种参比信号实现了对输出信号的校准和归一化,有效避免了外界环境或者操作条件对检测信号的干扰,并最终实现了对活细胞内miRNA的原位成像和直接定量。

文章的第一作者为化学院研究生宋文娟,罗细亮教授和宋志灵副教授为通讯作者,青岛科技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这项工作得到了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泰山学者计划、生命科学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