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清华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清华大学医学院成果“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发布时间:2022-03-03 10:36:39    浏览次数:397    来源:清华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2月28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清华大学医学院饶子和院士、娄智勇教授团队的成果“揭示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入选。

不断出现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对当前已有的疫苗、中和抗体等抗病毒手段提出严峻挑战,亟需发展能有效应对各型突变株的广谱药物。在生命周期中,病毒的一系列转录复制酶组装成“转录复制复合体”超分子机器,负责病毒转录复制的全过程,且在各型突变株中高度保守,是开发广谱抗病毒药物的核心靶点。

由饶子和院士领导,清华大学医学院娄智勇教授、闫利明博士及上海科技大学高岩博士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发现并重构了病毒“加帽中间态复合体”“mRNA(信使核糖核酸)加帽复合体”和“错配校正复合体”,并阐明其工作机制。

团队揭示了新冠病毒转录复制机器的完整组成形式,发现了病毒聚合酶的核苷转移酶结构域是催化mRNA“加帽”成熟的关键酶,明确了帽结构的合成过程,为发展新型、安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全新靶点。团队还发现病毒以“反式回溯”的方式对错配碱基和抗病毒药物进行“剔除”,阐明了瑞德西韦等药物效果不良的分子机制,为优化针对聚合酶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新冠病毒“反式回溯”的复制矫正机制图

以上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细胞》期刊。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由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牵头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7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学普及,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