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2月25日,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的教室里欢声笑语,罹患终末期泡型肝包虫病的藏区患儿小拉毛(化名),用一支传统的藏族歌舞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感激之情。经过一附院“丝路心宇”团队的精心医治,小拉毛从此回归正常生活,也将重返校园。
今年15岁的患儿小拉毛是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与中华慈善总会共同开展“藏区千名贫困家庭救助行动”以来最特殊的一位小病人,她曾多次赴内地多家医院和我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因病情复杂,均无法进行手术,仅靠药物保守治疗。但我校一附院和中华慈善总会、青海慈善总会的专家领导一直没有放弃,经过反复研读小拉毛病例资料,查阅国内外文献,决定转变传统思维模式,探索禁区,为其行手术治疗。
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进行查房,时刻关注小拉毛病情变化
小拉毛经入院评估后,医生发现虫体较2019年体积增大,甚至已经侵犯到整个左半肝迁延至尾状叶和部分右肝,第一肝门被虫体挤压、牵拉,部分血管及胆管被虫体浸润,下腔静脉和部分肝静脉受虫体侵犯和压迫,且肝内胆管扩张。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科、手术室、影像科、重症监护室等多学科MDT团队协助下,最终历经8个小时,小拉毛成功实施了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切除术。
住院期间,肝胆外科的医护人员将小拉毛当作亲人一样照顾,为她送抓饭、牛肉汤补充营养,春节和她一起吃饺子话团圆,还自筹经费为小拉毛送去书包、台灯、羽绒服、鞋子等学习及生活用品。医护人员的每一次问候、每一次查房,都让她内心踏实而温暖,让她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爱。
在小拉毛心中,她早已把医护人员当作了自己的亲人。出院当日,小拉毛面对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的“亲人”们,依依不舍,眼中饱含热泪。她说:“我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和关爱我的亲人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医护人员为小拉毛送去营养食品、学习生活用品,将小拉毛当作亲人一样照顾
小拉毛的主刀医生彭心宇教授表示,小拉毛康复回家,全科医务人员都为她感到高兴,同时也是对医护人员最好的回馈。相信这次救治的过程,不仅对小拉毛是一次永生难忘的经历,对我们医护人员来说,大家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使我们对泡型包虫病有了新认识,激励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