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奋进十四五】“三大计划”打造高水平学科体系

发布时间:2022-03-11 14:12:58    浏览次数:206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日前,学校教育事业"十四五"总体规划和13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并全文印发,描绘了学校未来五年总体发展蓝图。发展规划对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全面总结“十三五”取得的突出成就,引领广大师生满怀信心迈向“十四五”新征程,帮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熟悉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各单位高效协同、高质量落实“十四五”规划,由发展规划处与宣传部联合策划,本网陆续推出“奋进十四五”系列报道,深入解读和全面展示大学“十四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奋进十四五】系列报道之3

“三大计划”打造高水平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十四五”专项规划解读

大学学科建设“十四五”规划(简称《学科规划》)服务国家和广东发展的重大需求,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六大卓越工程”重点任务部署,坚持学科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以深化学科内涵建设“三大计划”为重点,不断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带动学校整体实力持续提升。

“十三五”:“双轮驱动”格局形成,学科实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通过合理配置各类资源,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不断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带动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传统优势学科持续精进。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获评A档,使我校成为有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5%的4所广东高校之一;也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成为“中国顶尖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瞄准国际学科前沿,牵头制订全国本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以及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等本科专业国家标准。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持续保持优势

重点学科示范引领作用彰显。应用经济学增列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在全国外语类院校中首个获批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学科群项目在广东省首轮高水平大学建设绩效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圆满完成三年建设期(2018-2020年)目标任务,并带动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持续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和国内外学科声誉,如“语言学”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全球201-250段、10个一级学科上榜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等,协力推动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登上了新台阶,为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10个一级学科进入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前50%

学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学位授权体系更为完备,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下设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新增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学位点覆盖面稳步扩大。跨学科平台拓展提升,牵头组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教育部省部共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广东省首个人文社科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全国外语类院校首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全国首个有关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学科专业布局调整,进一步理顺学院和学科的关系,组建日语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言文化学院(筹)、数学与统计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拓展了学科发展空间。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初步建立,首批对8个本科专业实行“关停并转”。



应用经济学博士点获批,实现了学校非外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

学科治理不断提质增效。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出台学科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方案,深化学科内涵建设。探索优化学科管理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设立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进一步压实学科建设主体责任。完善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制,优化资源配置。建成学科数据监测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成立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组,建设云山工作室

“十四五”:分类建设,交叉融合,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

“十四五”时期,学科建设工作将积极抢抓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新文科”建设,以及广东省持续推进“冲补强”提升计划等重大机遇,按照“统筹规划、重点建设、整体发展”的原则,树立“大学科、跨学科、集群化、特色化”的意识,打造高水平学科体系,瞄准学科前沿,优化学科布局,打造学科高峰,汇聚一流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做强做精优势学科,培育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进一步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到2025年建成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学科基础。

实施学科分类建设计划,构建内涵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分类建设、精准施策,将学科分为“冲一流”学科、优势攀峰学科和特色培育学科三类,分类推动学科登峰冲顶。其中,“冲一流”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是学校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学科,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发展高度。学校坚持扶优扶强,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对其予以持续、稳定的支持和保障,全力推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跻身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助力语言学冲击世界一流学科。优势攀峰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较为扎实,或已入选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序列,或近年来攀升势头强劲,是学科体系的中坚力量和“冲一流”学科的重要后备军。学校大力支持上述学科建设,力争有1-2个学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特色培育学科(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网络空间安全),是学科体系中的新生力量、特色成分和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鼓励上述学科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在与主干学科的深度融合中,孕育新的增长点。



以学科分类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实施学科融合发展计划,打造学科交叉集群。加快布局“新文科”建设,以前沿问题研究牵引交叉学科发展方向,打造五大综合交叉学科(群)。以服务国家安全和外交决策需求为牵引,打造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群。以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为统领,整合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中国语言文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等相关学科优势力量,培养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培育具有广外特色的国别与区域研究品牌。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为牵引,打造全球经济治理学科群。结合外语学科优势,以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为主体,整合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等学科力量,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政策研究和人才培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产出标志性成果,建设高端新型智库,同时打造“数字经济与贸易”新增长点。以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为牵引,打造涉外法学学科。以法学学科为主体,整合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力量,提高涉外法治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力争建成我国卓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讲好中国故事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为牵引,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学科。利用外语学科语言优势,以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为建设主体,整合政治学等学科力量,开展应用研究,力争建设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及智库建设的华南重镇。以语言科学与人工智能为牵引,打造语言学前沿研究学科。发挥在语言学领域的传统优势,整合信息技术、心理学、统计学、神经科学等力量和语言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前沿探索。



五大学科集群融合交叉发展

实施学科治理体系完善计划,增强学科的组织力和发展力。一是优化组织形式。强化学科建设委员会的作用,健全学科建设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在重点学科建立学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探索建立学科带头人遴选制度,组织各学科确定学科主攻方向,形成特色优势。二是健全制度环境。制定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遴选与管理等办法,完善学科项目、专项经费等管理机制;调动各方参与,推动形成纵向行政流畅、横向学术活跃的学科组织体系;优化学位点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学位点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健全支撑学科不断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三是健全绩效评价与监测机制。坚持学科自评、校内外专家评估、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学科建设自我评价和动态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强化目标管理,突出绩效导向,形成激励机制。

回顾“十三五”学校学科建设历程,斗志弥坚;展望“十四五”学科建设,任重道远。学校将继续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主线,全力推进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全面提升学科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支撑学校全面建成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