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因为给预科教育学院留学生在线上教授中文课的需要,华文学院2021级研究生何海宁需要申请一个新的网络帐号。3月3日,她在手机上打开今日校园app,在“临时人员网络账号申请应用”系统里填写了相关信息,上传了身份证图片,然后提交到预科教育学院审批。后经信息处受理,3月4日上午,何海宁就可以正常地使用新帐号登陆网络了。“特别感谢这个系统,让我足不出宿舍,仅仅动动手指头,就可以方便快捷地申请到网络帐号的使用权。”她说。
“临时人员网络账号申请应用”,是信息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机关作风建设相关要求,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率,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本月初上线试运行的。此前,临时人员申请网络账号需要填写申请表格,经单位领导签字加盖公章,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两校区信息综合服务大厅现场办理。而且,临时人员流动性大,他们按要求要每半年按流程重新申请一次。因此,申请人员因“半年就要跑一次”“忘记带身份证”“找不到领导签字”等多有抱怨。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流程梳理,信息处在解决临时人员工号的基础上,启用易表通小程序自行开发了临时人员网络申请流程——“临时人员网络账号申请应用”系统。现在,申请人只需要动动手指头,随时随地就可申请了,还可实时查看申请进程。
据了解,至去年以来,信息处围绕着学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发挥单位专业化优势,依托下属部门骨干力量,集中梳理了现有四大类48项业务,明确办事流程、办理人员、办理时限,通过“华侨大学网上办事大厅轻服务搭建平台”,实现了自身90%以上业务的在线办理。仅2021年,信息处就新上线服务流程20项,包括校园卡数据使用申请、离校系统管理人员信息填报、公务邮箱服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人员填报、疫苗接种统计、华大云盘服务、学生请假、绿色通道、线上报到、应用门户上线申请、统一身份认证接入申请等。
在做好自身业务建设的同时,信息处积极走访了解校办、财务处等相关部门的“网上办事”需求,试点协助将财务票据开具申请、会计档案查阅申请、钤盖校印申请、邀请校领导出席公务活动申请等相关业务转为线上办理。特别上学期,该处还对教务系统与学工系统筹项目进行重点跟进,指派专人与学生处、人事处、教务处等进行对接,积极参与项目建设,跟踪项目进度,参与数据梳理。至今,学工系统共计建设了6大类合计21个应用,13个移动端应用,涉及使用学生32000余人。而人事系统,也建设了6大类合计29个应用、6个移动端应用,涉及使用教职工3078人。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处还围绕学校主责主业,积极探索为学校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和国际会议、国际交流提供优质通讯保障渠道。在充分调研华文教育处、国际关系学院、华文学院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等单位网络需求后,去年11月,该处组织召开了华侨大学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需求及采购论证会,招标采购了厦门联通50兆互联网国际出口线路。该线路经第十届中泰战略研讨会、“金砖合作、全球治理、文明互鉴”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人才发展项目2021年“贸易畅通”高级研修班,以及泰国农业大学孔子学院2021年理事会、“丝路华教·云上课堂”2021年海外华文教师线上研习班等的测试,反响良好。相关使用人员均反映,较以前的网络会议,接入新线路后的音视频更流畅,画面不卡顿,效果有明显提高。
信息处表示,今年,将加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的贯彻落实,与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落实情况紧密结合,进一步面向全校推广“轻服务”应用,联动协作机关各职能部门,将原有部分“审批类”“数据采集类”业务转为线上办理,初步解决师生“签字难”、业务部门“材料收集难”的问题,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
华侨大学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需求及采购论证会
信息处在华文学院调研
信息处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