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南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南通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南通大学生物可降解材料与神经组织工程研究位列全球第12位

发布时间:2022-03-17 11:41:57    浏览次数:462    来源:南通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刊发文章《Biodegradable Materials and the Tissue Engineering of Nerves》(Engineering 2021, 7: 1700–1703)。文章显示,南通大学在生物可降解材料与神经组织工程领域的全球研究机构中排名第12位、在该领域的中国研究机构排名第4位。本次排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信息研究所根据2001年至2020年间,生物可降解材料与神经组织工程领域的文献检索与医学信息学分析得来。

南通大学省部共建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由医学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领域专家顾晓松院士率队,30多年来在生物可降解材料与神经组织工程研究方面取得突出创新性研究成果。顾晓松院士提出的“构建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这一学术观点,被作为新的理念载入英国剑桥大学新版教科书。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研制出生物力学性好、降解可调控、低免疫原性、有利于血管生长和神经导向生长的组织工程神经,发明了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研发的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受试患者损伤肢体功能明显恢复,优良率85%。“周围神经修复移植物”产品组成结构为国内外首创,具有较好的可推广性,该产品于2020年11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上市(国械标准20203130898),入选“中国2020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创建了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神经修复长距离神经缺损的新技术方法,成功修复人正中神经干8厘米缺损,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创新性地研制了新一代细胞基质化丝素组织工程神经,并获中国发明专利及美国、欧亚、澳大利亚等国际发明专利,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的创新与转化应用进入国际领先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顾晓松院士正主持着“面向2035的我国再生医学创新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Science杂志撰文称“顾教授在世界上第一个将壳聚糖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第一个转化人工神经研究进入临床,是组织工程神经转化医学开拓者(Translational Pioneer)”。

南通大学生物可降解材料与神经组织工程研究位列全球第12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