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3月18日,学校召开微专业建设线上研讨会,就微专业的课程建设要求、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招生运行等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我校首批立项的十二个微专业负责人全程参与研讨。
会议伊始,教务处副处长刘长江介绍了我校微专业立项建设情况,重点分析了微专业内涵、建设任务及管理机制,提出微专业建设重在“跨”、贵在“融”,要突出跨学科、跨专业、跨教学班等特点,融入行业发展、融入企业实践、融入职业培养。随后,三位微专业负责人或代表从校企合作、特色融合、项目式支撑等视角做建设进展情况汇报。能源与动力学院刘梦莹老师介绍了“空天动力”微专业教学团队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三十一所合作开展理论教学、合作指导空天动力项目式实验实践、共建“张世英思政与教育教学中心”等情况;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高志宏院长分享了“航空法”微专业如何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发展新文科,培养具有“航空技术专业知识+航空法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新路径;公共实验教学部雷磊主任从学科交叉、项目式教学视角,重点阐述了“无人机集群技术”微专业“航空和信息”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项目式为主体的培养模式,以“促交叉、强实践、虚实结合、赛课融合、校企协同”的理念,促进新工科发展。
最后,教务处处长孔垂谦总结微专业前期建设成效,强调微专业建设要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紧扣国家、产业需求,重点构建项目式课程体系、培育优质教学团队,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为了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产业需求、国家战略的紧密对接,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需要,在2021年立项建设十二个微专业,进一步推动项目式课程体系构建,推进学校“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促进学生跨专业个性化发展。
十二个微专业陆续进入课程建设、培养方案编制工作阶段,部分专业将于今年9月份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