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安徽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在聚烯烃材料制备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2-03-29 09:23:26    浏览次数:250    来源:安徽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我校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谭忱老师(聚烯烃工业研发团队成员)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昶乐教授合作,提出了一个新的离子簇策略,用于控制聚烯烃形貌,实现了沉淀/淤浆聚合工艺制备极性官能团化聚烯烃材料。应用这一工艺,还可以同时实现极性单体共聚性能、极性聚烯烃材料的机械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的提升。该研究成果以全文形式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上,安徽大学为第一单位,我校谭忱老师为第一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邹陈为共同第一作者(排名第二),陈昶乐教授为通讯作者。

聚烯烃材料目前的全球年产量已超过1.7亿吨,是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主要的高分子类产品。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配位聚合是目前工业上生产聚烯烃的主要途径。然而,聚烯烃产品绝大多数不含极性官能团,在彩色产品、粘附、共混等方面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过渡金属催化乙烯与极性单体配位共聚的方法可实现极性官能团化聚烯烃的直接合成,且具有产物微观结构可调控、降解和交联等副反应少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学术界、工业界不断开发新型过渡金属催化剂,以解决极性官能团对催化剂的毒化等问题。在这些工作中,绝大多数研究工作都集中于均相催化剂。然而,工业上则倾向使用异相催化剂。后者能实现聚合物的形貌控制,使得到的聚合物粒子在反应器中有效地流动,从而避免反应器积垢带来的各种工艺过程问题。尽管目前有多种负载化策略可用于实现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异相化,但对于极性聚烯烃的合成,仍存诸多问题需解决。



图1 离子簇策略在极性官能团化聚烯烃合成中的应用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01004(我校为依托单位)、52025031、U19B6001、U1904212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A1501700的支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