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北京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2022年度数字与人文纵横谈第一场论坛“构建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交流的桥梁”举行

发布时间:2022-03-29 10:03:36    浏览次数:1056    来源:北京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2022年3月25日下午,由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支持,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组织召开的“2022年度数字与人文纵横谈”第一场论坛“构建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交流的桥梁”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B102举行。本次讲座吸引了校内众多院系师生参与。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出席此次论坛并致开幕辞,智能学院院长朱松纯教授作主旨报告,哲学系韩水法教授、社会学系邱泽奇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教授参与圆桌讨论。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志学主持论坛并介绍了举办论坛的初衷,并表示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今后将为数字与人文学科的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王博致辞

王博对论坛举行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并表示,学校大力支持校内各学科的交叉合作和交流,鼓励各院系进一步丰富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年的活动。



论坛现场

朱松纯的主旨报告分别从“从物到人、历史趋势、范式转换、认知架构、AI与新人文、数字人文”为大家解读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和趋势,他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六大关键研究领域: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统计与机器学习、计算认知与常识推理、机器人学、多智能体,经过30年分治时期的发展,正在高度融合、走向统一,寻求一个统一的人工智能的理论框架,实现人工智能从感知层到认知层的转变,从以解决单一任务为主的“弱人工智能”向能解决大量任务,甚至自主定义任务、具有社会认同价值的“强人工智能”或“通用人工智能”转变,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为主观的“心”建模。由此,他进一步讨论了人工智能的中国机遇,以及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交叉的必要性。



朱松纯作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后,朱松纯与韩水法、邱泽奇、魏文胜围绕人工智能、社会伦理、生命科学等话题展开热烈的圆桌讨论,为与会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对决交流。



圆桌会谈(从左至右:魏文胜、朱松纯、邱泽奇、韩水法)

本次论坛是在社科部指导下由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组织召开的“2022年度数字与人文纵横谈”系列论坛的第一场讲座,后续该系列论坛将为大家呈现更多精彩绝伦的学术讲座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交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