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华东理工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抗击疫情·一线报道】化学学院开展“云工场”第6期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2-04-12 11:06:28    浏览次数:604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4月8日下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推出了以“时艰担使命,战‘疫’践初心”为主题的“云工场”第6期学术讲座。东华大学武培怡教授和同济大学杜建忠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智能感知材料”和“融合诱导粒子自组装与胞内多肽自组装”的精彩报告。报告由化学学院院长曲大辉主持。



武培怡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可拉伸离子导体的分子设计展开。他介绍了仿生感知软材料在可拉伸、自修复和自适应不规则界面特性上的研究。从以聚丙烯酸和碳酸钙形成的电容式离子皮肤传感器,到可食用的拉面离子皮肤,该类材料能够以“揉面”的手段对力学、电导率、荧光颜色等功能进行定制。他还介绍了改进后的透明且具有抗脱水性的聚丙烯酸和甜菜碱共聚材料,以及可自由涂覆的聚硫辛酸离子凝胶油墨。他指出,可水下通信的光学伪装离子凝胶,因含氟聚离子液体与离子液体之间的离子-偶极和离子-离子相互作用,该体系在空气中和水中具有相似的自修复性能,可应用于水下修补等领域。





杜建忠教授从囊泡传递中膜融合的驱动力——膜表面张力入手,介绍了从聚合度、分子链运动性、溶剂含水量调控囊泡膜张力的策略,从而实现低固含量条件以及囊泡表面带电情况下的囊泡融合。他介绍了融合诱导粒子自组装新理念,并依此构建了四臂囊泡和巨型晶格膜囊泡。该理念基于中国古代哲学“刚柔并济、不偏不倚”思想,比如通过调节抗融和促融链段间相互作用的平衡,从而制备出四臂囊泡。他还介绍了结晶驱动融合诱导粒子自组装、实现棒状胶束横向生长,以及扩展至胞内自组装、实现耐药肿瘤治疗的相关工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